3月31日,江苏省2025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结束,共有257984人报名缴费,较去年增加15.6%,人数创历史新高。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社工证”)报考热度持续不下,其中不仅有政策的牵引效果,更有社区工作专业化需求的投射。在宿迁,不少县区通过各种政策鼓励社工持证上岗,让社区工作更趋向专业化。



考证热背后是专业化需求的投射

4月6日,笔者走访宿迁市区一些培训机构了解到,今年报考社工证的人数较往年有上涨趋势,报考人员以年轻人居多,一部分中老年人因二次择业而选择报考。这些报考人或因正在从事社区工作,其工作岗位对这一证书有硬性要求,或是有打算从事社区工作的意向而选择报考。

市区某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报考社工证热度增加是社会对社区工作者及其所提供服务专业化的需求的体现,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促进社区治理和谐的一大表现。

今年39岁的王月目前有打算前往某社会组织应聘社工的意向,因为招聘单位对有社工证的人优先考虑,因此,她报名了今年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希望能取得证书顺利就业。

笔者了解到,社工证是由民政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管理,全国统一考试和认证,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初级)、社会工作师(中级)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目前,宿迁地区获得高级社会工作师的社区工作人才较为稀缺,社会工作师(中级)占比也不高。

奖励政策激励人才报考“取证”

社工证报考火热的背后,还在于宿迁地区对于“取证”人员的奖励政策。仅2024年,宿迁地区就有多个县区出台相关奖励政策,激励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取得社工证。其中,宿豫区奖励标准最高,在宿豫区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取得社工证的,按照助理社会工作师1000元、社会工作师3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市湖滨新区、宿迁经开区等也对取得2024年度社工证的考生给予一次性考证激励,按照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等级,分别一次性给予800元、1200元、1500元的奖励……

此外,宿迁地区社会组织持证上岗的社工比例也在逐渐增高,社会组织在用人选人时更倾向于持有社工证的人才,据宿豫区有邻社区公益服务中心行政总监杨潇介绍,他们目前有中级社工2个,初级社工9个,持证人数占总社工的75%。

考题重实践,社工更专业

社工证考试总体分为三个等级,按照考试难度依次排序:助理社会工作师(初级)、社会工作师(中级)和高级社会工作师。



图为某销售平台的社工证考试书籍

助理社会工作师(初级)考试内容‌分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两门‌,主要考察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价值观与职业道德等,以及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如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的社会工作实务和具体操作方法‌;社会工作师(中级)考试内容分为三门,即‌《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也就是在初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技巧,以及社会工作的伦理与价值观,此外,还涉及国家和社会层面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内容只考察‌《社会工作实务(高级)》‌,但考试形式为评审和答辩相结合‌。



杨潇在做入户走访

杨潇目前已取得社会工作师(中级)资格证书。据悉,她于2018年报名参加社工证考试,并于当年取得初级证书。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基层经历的社会工作人员,通过考试,她对社工的工作内容有了具体而深刻的理解,比如沟通的技巧,她也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

在日常生活中,社工常活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诸多社会服务领域,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及社区提供支持与服务。

宿豫区下相街道民政服务站驻站社工张珊珊告诉笔者,她目前所在服务站的三名驻站社工全部取得社工证,且需要负责下相街道辖区内的社区服务,常常需要和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人群打交道,提供咨询、辅导、协调、介绍、引导、帮助等服务,这些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社工具备处理问题的专业能力。



张珊珊在入户走访

当然,考试能够让社工的服务更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因为他们在工作中常常面临伦理困境,需要借助专业知识做出恰当的决策。“在日常工作中,社工会遇到很多情况,如服务对象的隐私保护、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等伦理问题。我们通过考试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伦理原则来指导工作。”张珊珊说,持证上岗是必然,社区工作也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区环境和谐,居民生活幸福。(徐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