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协同效应,搭建人大监督+检察监督”互动平台,精准对接基层法治需求,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精细化,近日,南漳县检察院常态化选派20名检察联络员进驻人大代表联络站, 搭建检察机关与人大代表、群众沟通的桥梁,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法治服务“搬”到了群众家门口。“检察蓝”每月至少到联络站“打卡”一次,听民意、解纠纷、讲法律,让法治服务真正融入田间地头、校园社区。
“薛坪野生动物较多,部分群众不懂法进行非法狩猎,既触犯了法律,又破坏了生态,希望检察官下次过来能开展相关的普法活动。”人大代表结合薛坪镇常发案件提出建议。
“我们中心学校地处偏远山区,希望检察机关经常到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校园霸凌、禁毒等方面的知识,让下一代受到更好的法治教育。 ”巡检镇人大代表提议。
在板桥镇,针对人大代表反映的群众对防火普法的需求,检察官用真实火灾案例给乡亲们上了一堂“听得懂、记得住”的防火普法课。
自入驻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开展以来,联络员严格履行联络沟通、收集民意、法治宣传、矛盾化解、监督协作五项职责,向人大代表通报检察工作,收集意见建议并落实反馈。短短1个月,检察联络员累计走访联络站20余次,依托联络站平台,收集意见建议8条,摸排案件线索1件,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场次。
“以前总觉得检察院离我们远,现在检察官一月就要来一次,和我们唠家常,听检察官讲故事就能学到法律知识!”一位联络站站长笑着说。
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为了让服务更贴心,南漳县检察院还立了“红榜”——每年度评选5名优秀检察联络员,10个代表联络工作优秀案事例,谁帮村民解决了难题、谁普法讲得最生动,都能上榜。这些“法治尖兵”不仅能拿荣誉,年终考核还能加分,以实实在在的激励让法律服务的“温度”持续传递。
“检察干警入驻人大代表联络站,既能面对面提建议,还能现场听检察官普法,联络站成了法治加油站!我们联络站逢5开展开放日活动,希望检察官多过来进行沟通和交流。”九集镇人大代表在活动时说。
下阶段,南漳县检察院将持续深化“代表点单、检察接单”服务模式,拓展公益诉讼线索联合排查、民生案件听证观摩,深化在法律监督、民生保障等领域的协作,让“人大+检察”的基层治理创新在田间地头生根结果。(图片/涂亚伟 尹周航)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