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兵之初
薛翔炜

点击进入:一、边防在那遥远的地方

点击进入:二、高原不会同情眼泪


背肌轮廓(摄于2017年5月)

三、扎根在雪线之上

我在新兵连1排3班,带兵的潘排长刚从陆军军官学院(现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提干归来,正是意气风发、干劲冲天的年纪。新训伊始,他就掷下军令:“一排的兵,骨头缝里都要刻着第一!”

班排长是新兵们竞相模仿、追赶的对象,好的班排长能为新战士系好军旅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班排长们要求很严苛,而我们进入“角色”的速度却不尽如人意。

我部驻地整体建在一座南高北低的垭口上,一年四季风沙奇大,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正常行走相当于平原地区负重20公斤。缺氧、高寒、风沙、干燥、紫外线……大自然就像“天然的敌人”,无时无刻不在磨砺着所有新兵。


沙尘暴肆虐

可以说,我们的24小时,是随着太阳起落,从一个极端直接跨越到另一个极端的过程。早起出操,天还将亮未亮,地面上包括人在内的一切都是“冰封”着的,风沙像刀子般划过队列,割得脸上生疼无比。

队列里,所有人的手脚都被冻得僵麻,耳朵鼻子疼痒难耐也不敢抚慰,清鼻涕还没流出来就已经冻结了。待到太阳爬上山头,紫外线又无情地灼烧我们暴露在外的每一寸皮肤,仿佛非要把每一丝水分都“吸干”才肯罢休。

晚饭后,风沙准时开足马力,“呼呼”的凛冽嘶鸣一浪高过一浪,下半夜被冻醒是常有的事。半个月不到,我们个个都从“溜光水滑”变得“黝黑发亮”,我的手背、耳朵、嘴唇也爬上了冻疮,不少战友整个耳朵都被冻疮的脓水结痂包裹,煞是吓人。


右耳冻疮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在离天最近的地方,迷彩的青春都将被锻造出钢铁般的意志。这里不长树,只长骨头。常年戍守雪域边防的班排长们,早已习惯了与高寒缺氧作斗争、同风沙烈日“交朋友”。

但是,我们这些“高原新人”还从未经历过“生命禁区”的磨砺,亲身体验在影视剧里才能看到的边防生活,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高原军人的可爱与伟大。

(未完待续)


缺氧导致指甲青紫

(注: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薛翔炜:1995年生,山西吕梁人,西藏吉隆县贡当乡干部。2016年至2018年在西藏边防部队服役,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留藏后,投身国防知识宣讲、爱国主义精神宣传和红色历史文化挖掘保护事业,受到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通报表彰。2023年12月,入选日喀则市政协文史资料专家库,受聘为市政协首批文史资料专员。曾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


作者:薛翔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