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在法治春风吹拂校园的季节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人民法院带着精心烹制的“法治营养餐”走进巴彦县育新小学,法官们将晦涩的法条化作春风化雨的故事,将庄严的法庭搬进充满童趣的课堂,通过沉浸式体验,寓教于乐的法治启蒙,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田播撒下法治中国的希望之种。
沉浸式体验 法律知识“活”起来
在“法律是什么”的互动环节,法官用“隐形保护罩”“规则之网”等童趣比喻,将抽象的法律概念具象化。当被问及“法律如何保护我们”时,五年级学生小雨积极举手:“法律就像会魔法的盾牌,谁欺负我都会被挡住!”这种充满想象力的回答,正是法官采用“问题导入+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生动体现。
直击痛点 校园安全“演”出来
针对校园欺凌这一热点问题,法官精心设计了情景剧《小明的转变》。当看到“小明”从霸道欺凌到真诚道歉的转变过程时,不少学生自发鼓掌。随后通过“欺凌行为分类转盘”互动,学生们在转动转盘时惊喜发现:“原来起外号也是言语欺凌!”“故意不跟同学玩属于社交欺凌!”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防欺凌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科技赋能 网络安全“触”得到
在网络安全板块,法官还原了“游戏充值诈骗”场景,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当虚拟屏幕中弹出“1元解锁全皮肤”的诱惑界面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喊出:“这是诈骗!”现场演示的“个人信息泄露后果链”互动装置,让孩子们直观看到隐私泄露如何引发连锁风险。
家校社联动 法治种子“种”下去
课堂特别设置“法治小卫士”勋章颁发环节,孩子们将写有“我承诺:不做网络键盘侠”的承诺书通过学校平台同步至家长端。这种“小手拉大手”的创新模式,使法治教育从校园延伸至家庭。活动尾声,校长向法官赠送了学生们手绘的“法治手抄报”,其中一幅“法律彩虹桥”的画作尤其引人注目——孩子们用七彩画笔勾勒出法律守护成长的美好愿景。
这场融合科技元素与互动教学的法治课,通过“故事+游戏+体验”的创新模式,让法律知识真正走进青少年心里。正如参与活动的育新小学校长王淑梅所言:“当法律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能触摸、能体验、能参与的成长伙伴,法治精神的种子才能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于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