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8

新的一天~努力~♪

———你的小编

1

单选题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测验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____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三个区分开来”。

A.2013

B.2015

C.2016

D.2017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这对于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三个区分开来”,强调“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许多重要场合予以强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政策文件,探索开展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应当看到,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问责泛化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干部怕干得越多出错越多、怕触及矛盾引火烧身,产生了不敢担当、不敢作为心态。解决这个问题,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需要细化实化“三个区分开来”。(摘自新华社2024年11月16日报道《学习〈决定〉每日问答|如何理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2

单选题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测验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____在从政行为中的具体体现。

①世界观

②人生观

③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D

解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具有重要意义。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完成党的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从政行为中的具体体现。正确政绩观深深植根于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生动体现在党的一切奋斗、全部实践之中。(摘自新华社2024年11月15日报道《学习〈决定〉每日问答|怎样理解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

3

多选题

据新华社2025年4月7日报道,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加快建设____的农业强国。

A.供给保障强

B.科技装备强

C.经营体系强

D.产业韧性强

E.竞争能力强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E

解析:

据新华社2025年4月7日报道,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加快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4

单选题

据新华社2025年4月7日报道,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明确,到____,农业强国全面建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____。

A.2035年 全面实现

B.2035年 基本实现

C.本世纪中叶 全面实现

D.本世纪中叶 基本实现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C

解析:

据新华社2025年4月7日报道,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规划着眼2027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三个时间节点,提出农业强国建设的分阶段目标。明确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具体来讲,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4万亿斤,农业科技装备支撑持续强化,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健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到2035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具体来讲,要实现“七个更加”:粮食产能稳固、供给更加安全;乡村产业链升级完善、融合更加充分;乡村设施完备配套、生活更加便利;乡村公共服务普惠均等、保障更加有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更加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健全、社会更加安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到本世纪中叶,农业强国全面建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

5

多选题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2025年的主题是“健康起点,希望未来”。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有____。

A.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国际上公认反映一个国家国民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指标

B.我国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居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C.我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

D.近几年来,我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持约5%的年平均下降速度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ABCD

解析: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据新华社2025年4月7日报道,2025年的主题是“健康起点,希望未来”。特别的日子里,一组数字格外亮眼——过去一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4.3/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5.6‰。

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居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这份“答卷”,稳稳托起千万家庭的幸福,也为健康中国写下温暖注脚。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国际上公认反映一个国家国民健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指标。

近几年来,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保持约4%的年平均下降速度,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持约5%的年平均下降速度。

不仅“保生存”,还要“促发展”。近年来,我国妇女儿童重点疾病防治也成效显著。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妇幼健康水平持续提升的轨迹——

把好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四道出生缺陷防治关口,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较5年前均降低30%以上,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征等5种严重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降低21%。

推进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全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至1.3%,9个省份率先实现消除目标。

聚焦近视眼等重点问题,全国0至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5.1%,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6岁儿童近视率分别比2018年下降了1.7和1.8个百分点。

正是基于妇幼健康水平的不断跃升,我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妇幼健康高绩效的10个国家之一。

6

单选题

据新华社2025年4月6日报道,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树龄超过5000年的古树有____棵,全部位于____。

A.5 山东省

B.5 陕西省

C.20 山东省

D.20 陕西省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B

解析:

据新华社2025年4月6日报道,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树龄超过5000年的古树有5棵,全部位于陕西省。

黄帝手植柏,称“轩辕柏”,为轩辕黄帝定居桥山后亲手栽种,是中华民族植树传统的起源。树龄约5000年,为古柏之冠,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中华第一柏”。

黄帝陵所在的桥山上共生长柏树十万余株,其中百年以上古柏8.6万余株,树龄超过千年的古柏有3万多株。这是目前发现的全世界人工栽植最早、面积最大、树龄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桥山古柏亦被称为人类文明历史的“活化石”。

贴心小链接

主编:苏蕾

编辑:杨晓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