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走进青白江区姚渡镇凉水村,2500余亩柑橘园里,金灿灿的沃柑如灯笼般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


农人正在采摘沃柑

上午七点,三十多名工人挎着竹筐开始采摘,大卡车直接开进田间装运。"这批果子要赶着发往重庆。"四川茗果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彭建生告诉记者,现在每天要采摘8万斤左右沃柑,整个采收期将持续到四月底。


新鲜沃柑装箱上车

作为川内少有的多品类柑橘基地,茗果汇园区布局了爱媛、砂糖橘、耙耙柑等6个差异化品种。眼下正值沃柑销售旺季,工人们正加紧采摘,赶在五一消费高峰前完成出货。"我们种的沃柑甜度能达到15-20度,收购价每斤2.5元左右,在北上广商超能卖到6-9元。"彭建生说。

记者看到,采摘后先剔除有瑕疵的果子,再通过智能分选分级包装。正在验货的上海客商李先生表示:"这里的沃柑果皮薄至2毫米,果肉细腻化渣,在我们超市回头客特别多。"


新鲜的沃柑

在基地里,一套现代化的农业设施格外醒目:黑色的智能滴灌管道如"输液系统"般延伸至每棵果树,太阳能杀虫灯间隔矗立。"这些年我们投入8000多万元升级种植技术,用生物防治替代农药杀虫,还实现了机械化施肥。"彭建生一边说一边掰开一个沃柑,只见果肉晶莹饱满,入口几乎没有纤维感。


树下的滴灌设施

园区新建的800平方米冻库已投入使用,分成8个温控隔间,配备上万个水果存储筐。彭建生介绍,这套投资300余万元的系统能精准调控温湿度,既可用于错峰销售,多余空间还租给周边农户使用。二楼特别设置了客商驻点区,方便"产地直采"。


新修建的冻库

该基地还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流转土地集中种植,常年雇佣当地村民参与管护。正在分拣果子的村民张大姐笑着说:"我们夫妻俩在果园打工,家门口就有工资领,比外出务工强。"目前园区已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实现增收。

随着最后一车沃柑发车,彭建生又忙着对接明天的订单。望着挂满枝头的果实,他算了一笔账:"现在每天要接几十个采购电话,预计本季700万斤产量还是不够卖。"


俯瞰柑橘园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柑",青白江这片沃柑园正成为四川农业现代化的缩影。随着冷链物流和电商渠道的完善,这片"甜蜜产业"还将带动更多农户走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来源:成都青白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