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录一下,2025年所闻所见。

VC的WWG。



时值二百七十年诞辰。Traditionnelle传袭系列、Patrimony传承系列,都有新作纪念。

2025WWG、执念于此、记载如下。

只说我喜欢的。

四个限量。底盖刻独立编号。分别是Traditionnelle传袭手动腕表、Traditionnelle传袭月相腕表、Patrimony传承月相逆跳日历腕表,和Patrimony传承自动腕表。

基础数据。Traditionnelle传袭手动腕表。950铂金和18K 5N粉红金,都370只。经典的浑圆表壳和小三针。刻度是轨道纹。和从前不同之处,表盘7点半、有鲜明的马耳他十字,以此延展出菱形纹、斜纹及横纹。机芯很有趣,除日内瓦印记,右侧对应的马耳他十字,中间抽离、镌刻周年纪念的270。

三个主夹板、细纹打磨,能对应表盘细节;摆轮左侧有个红宝石轴眼,被夹板勾勒出轮廓,像括号;这波折、弯弯绕,层次美感关系,非常晃眼。很难做。没谁肯这么废力了。






Traditionnelle传袭月相腕表,镶钻、粉红金36mm表壳,限量270只。1410 AS/270机芯,江诗丹顿自制。月相被摆在非常特别的9点位,122年才有必要、给你宠幸一次机会调整时差。明月几时有。它可能、见识过更多阴晴圆缺,以及没差别的缺和无缺,对么。

同样小三针,但11 点位动力储存的布局也不多见。珍珠母贝表盘上,女表,有270周年纪念纹饰。另有Traditionnelle传袭手动33mm腕表,只两根指针。我很喜欢这种粉红金表壳和玫瑰色表带的叠搭,清爽优雅,甚么时候也不过时。








点击浏览


Patrimony传承月相逆跳日历腕表,白金款和粉红金款,各270只、6点位月相,同样122年调校一次。三文鱼色表盘那只,彼时6点位,是跳星期的,Patrimony传承系列逆跳星期日历腕表。但基础机芯都是2460。我执念啊、我执念。那表陆续出过几个新颜色,仿佛一直在说,勿忘我。然而Patrimony传承系列月相逆跳日历也很好,它没更改甚么格局和语气,只是换成了月相。


那月亮并不寻常。手工雕刻,上面有影影绰绰、斑驳缭绕的环形山。背景以幽暗蓝色衬托,非常像个月朗风轻、适合走走的夜里。于是这表的逆跳指针、和一应数字显示,也都切换成蓝色。我更喜欢白金那只,它浑没张力,很清淡、松散又委婉,是娓娓道来的样子。两只表,三根指针,但这指针造型全不相同。18世纪、怀表时代,江诗丹顿就有不成文的规矩,指示不同功能的指针,造型必须不同,在表盘上划过一眼,就知道自己想看甚么的因为、所以。





表壳42.5mm,机芯2460 R31L/270,270这个尾缀,为纪念。摆陀以马耳他十字衔接支撑,越明年,可能就不这样设计了。江诗丹顿的限量,从来都有道理。以及,那条墨绿表带,大胆又不夸张,是我熟识江诗丹顿这些年,从没想过的配比。绿到什么程度又恰到好处,我猜只是这表带的调色,就很费事了。





Patrimony传承自动腕表,粉红金款和白金款,各370只。直径40mm,江诗丹顿非必要、从来不做大表的。机芯是2450 Q6/270,日内瓦印记;大三针,6点位日历。

我背过日内瓦印记,倒背也能如流;目前还以此盖戳的,私聊,没人有江诗丹顿这样玲珑剔透的手段。记得十年前,半夜在旧公司写稿,拿一只江诗丹顿的公关表去问主编:它打磨这一下、有甚么非得特别存在的意义么。主编说,好看啊,你看它非给个弯角,多用心。

这句话其实影响我很多年。于是我学会用心写字。于是才会看、和细想江诗丹顿这270年的、马耳他十字。



19世纪50年代,编号6099,能用表耳拼出马耳他十字,这表我好像两年前写过; 之后6068和6069,都有这图案。纵横四海,表带扣回来,也是它。

这印记在江诗丹顿的钟表里无限延伸。毋庸置疑的、时间的定语。仿佛,当时日内瓦湖畔的阁楼工匠、隔了时差空间,在问我,看懂了么。






Traditionnelle传袭陀飞轮万年历腕表。大复杂。直径42mm,铂金壳,只有127只。是一眼可辨的江诗丹顿。我也不知道为甚么,但有些表,看起来就是江诗丹顿。

江诗丹顿的万年历,最早在1884年,有天文台认证;以及,这次的陀飞轮,参考了2018年Traditionnelle的传袭腕表自动上链。







不背历史了。新机芯,2162 QP/270,薄的很。厚6.55mm,整表11.1mm,A4纸都未必有它锋利划手。6点位陀飞轮直抵表盘边缘,非常舒展、横平竖直。我真的很少看见、机芯可以和表盘相互抵消的。就是很简单,四个窗口。给想知道的一切查疑补缺。机芯共计324个零件,但能解答所有了。





照例是270周年纪念特别做的手工雕花;据说,工艺大师参考了刚才提过编号6068的图案,纪念又创新、但每只都得耗费500小时。

这句新闻稿让我原地入定。我去过江诗丹顿日内瓦前店后厂的小二楼。我记得,里面挂许多肃然起敬的老照片。那一天、风光好,但500小时,只做表盘么。

是。







Traditionnelle传袭腕表,还有三只镂雕,铂金壳,各370只。江诗丹顿的第一只镂雕表,在1918年,历史过的,未免太快。

今年其一,Traditionnelle传袭万年历逆跳镂雕腕表。好笔划。应有尽有的时间显示,其他都加减乘除了。拿起来拧个表冠,就知道如何运转。它用深蓝色标记了所有时间点,跳秒、月相,齿轮勾勒的历历在目。安安稳稳听个响动转动、其余都掏空;不用透底表背,就能对接有何不同。





Traditionnelle传袭、陀飞轮逆跳日历镂雕。2162 R30/270机芯。轨道纹修饰边角,是非常传统的江诗丹顿。逆跳星期、还是今年270年纪念通用的蓝色刻度;6点位陀飞轮,藏着马耳他十字。这东西其实非常难打磨,当年去表厂,大师不厌其烦教了很多次,只觉得、根本学不会。

很好看。逆跳日历的缓,陀飞轮的疾,以及它们靠甚么牵涉出流转,这只表都教科书的、给答案了。242枚零件,机芯厚6.35mm。极简又繁复。






第三只,Traditionnelle传袭全历腕表。日历被挪在表盘边缘,蓝钢指针、像铲子,非常清晰的勾勒出日期轮廓。这指针,我在表厂烧过一次。身旁的大师说,真不错。少见有人第一次就烧这么好,你,数数了罢?

嗯,大概需要9秒。

挺对啊。但在江诗丹顿,还是得有感觉;太教条,这表就没情绪了。

以及,从此每年拿起江诗丹顿,都想拆分出大师们、想要留给我的笔记。

6点位月相、雾化云遮月,有江诗丹顿标识;2点半月份、九点半日期。镂雕机芯上。时间流动,白色透明字体,能看见其他被剪成简称的斗转星移。2460 QCL/270机芯,312枚零件,这故事,周而复始。






来来回回,无非就这些年。所寄所存、没法施展跟挽回的,我记得然而别人不记得的,邮递员可能都随时找我退寄。从没想写个命题作文,没发生的事,编不下去。

我一边写稿,一边捏手里的江诗丹顿,坏习惯。33mm,1950年,机芯1120。 随便晃一下,它就叮当作响。

夜阑静,咿咿呀呀的笔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