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美国再次刷新“世界第一”的头衔,不过这一次不是科技、不是经济,而是战争机器的胃口。当地时间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联合记者会上高调宣布,美国将提出历史上首个高达1万亿美元的国防预算。而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更是兴奋地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感谢帖,称这将“以最快速度重建美军”,并强调“每一分钱都将用于提升杀伤力与战备能力”。这番言论一经披露,瞬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震撼与质疑——这是维护和平,还是高调宣战?这是国家安全的需要,还是军工复合体的胜利?



特朗普嘴里说着“节省成本”,手里却拨出全球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军费开支,逻辑之荒谬,令人难以置信。他声称美国面临“许多坏势力”,因此需要“空前强大”的军队。这套话术早已熟烂到令人作呕:每当内政崩坏、民意滑坡时,华盛顿就高举国家安全大旗,通过制造外部敌人来转移国内注意力。而这一次,1万亿美元的预算不再是象征性的数字游戏,而是真金白银的军火盛宴,是对战争体制的公开加码,是对世界和平的又一次威胁升级。

所谓“重建美军”,到底是修复了什么?美国军力已经全球独霸,预算常年超出后九国总和。2025财年,国会已通过将近9000亿美元的军费法案,创下历史新高。而今特朗普还嫌不够,要继续加码至1万亿。这不仅是在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喂饱军工巨兽,更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一个危险信号:美国将继续将霸权作为唯一外交语言。

这份预算背后,不是国防安全的刚性需求,而是一个堕落体制的贪婪共谋。以洛克希德·马丁、雷神、通用动力为代表的军工集团在华盛顿有着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他们通过游说、捐款、旋转门效应控制政策制定,推动无休止的军备扩张,把战争当成永不亏本的生意。特朗普的“1万亿”不是国家安全的投资,而是军火商的分红凭证,是资本对死亡的加冕。



而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景象却触目惊心。50万无家可归者露宿街头,数百万儿童面临饥饿,老年人因负担不起取暖费而在冬夜中冻死,社会福利体系岌岌可危。面对这些最基本的人道危机,美国政府却连半点财政预算都吝于投入。参议员桑德斯的怒吼可谓直击本质:“美国不需要一个近万亿美元的国防体系,这不是为了保护国家,而是为了让少数承包商发财。”可在特朗普眼中,这种良心之言只是“软弱”与“左翼幻想”的代名词,而唯有更多航母、更多隐形战机、更多导弹,才能让他在竞选路上继续扮演“铁血强人”的角色。

全球正站在不稳定的边缘。俄乌冲突仍未终结,中东局势波云诡谲,亚太地区摩擦不断,各大国关系愈加紧张。而特朗普的1万亿美元预算,无疑将成为这些地缘冲突的“超级催化剂”。一个如此庞大的军费计划,最终的指向不是防守,而是进攻;不是和平,而是胁迫;不是稳定,而是霸凌。这不是冷战的幽灵回归,而是热战的预演脚本,是对全球战略稳定架构的粗暴打破。

然而荒唐的是,这项计划是在尚未出台完整联邦预算的背景下,特朗普便迫不及待地单方面宣布。其“先斩后奏”的风格不仅再度践踏程序正义,更暴露出他对国会和体制的极端轻蔑。他要的不是协商共识,而是通过大手笔的军事投资一锤定音、塑造强人形象,用战争预算为2025大选铺路,用纳税人的未来为自己的政治续命。



这个1万亿美元的预算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是美国国家战略的转向标,是世界和平局势的晴雨表。它标志着美国正从“维稳之国”彻底转型为“扩张之国”,从“制度输出者”沦为“威胁制造者”。这个数字后面藏着的,不只是导弹的数量和舰艇的吨位,更是全球人民将要承担的恐惧、对抗与冲突。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美国仍能以“自由世界领导者”的名义为自己的霸权涂上一层道德光环,那么现在的特朗普,正在亲手撕下这最后一层伪装。他不再掩饰美国军国主义的本质,不再试图掩盖战争资本对政府政策的操控,而是赤裸裸地把“军事至上”写进国家预算,把战争威胁当作竞选资本,把全球动荡当作谋求连任的筹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