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动员的时候,哪些人可能会被征召入伍呢?60岁以上的老兵,或者50岁以上的老兵还有机会吗?这个问题确实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关于战时征召,我国的《兵役法》、《预备役人员法》、《国防动员法》,甚至《民兵工作条例》都有相关规定。下面我就说说自己的看法。
核心群体方面,《兵役法》其实有明确规定,战时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可以决定征召36至45周岁的男性公民服现役。这是不是意味着36至45周岁就是绝对的年龄限制呢?并非如此。一般来说,有三类人员是核心的动员群体,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专业人才。这三类核心动员群体包括:
1. 未服现役但符合条件的适龄公民。大家都知道,24岁以内是比较适合当兵的年龄范围,如果符合年龄条件却没服过现役,每年符合条件的18周岁以上男性青年都必须进行兵役登记,就是这个道理。
2. 退出现役未满八年的退役军人,这里面包含士官和军官。
3. 编入基干民兵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比如通信、医疗、工程等领域的人员。
特殊专业人才主要存在于预备役人员当中,毕竟预备役人员通常从退役军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中选拔。这些特殊专业人才包括:具备网络战、人工智能、航天技术等尖端领域经验的退役军人;持有医疗、工程、法律等专业资格证书的地方人员;曾参与过军事训练的民兵骨干等。
虽说36至45岁的男性公民是核心动员群体,但在真正打仗的时候,45周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和35周岁以上的女性公民,也有可能被纳入民兵组织。
那60岁以上的老兵有没有可能被征召入伍呢?要知道,预备役军官的最高年龄一般是60岁(校官60岁),所以60岁以上除非是极为稀缺的专业技术人员,像核生化防护、战略武器维护等领域的,通过战时特殊征召机制才可能被召回,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就不太会征召了,毕竟还有很多年轻人可以征召。
从现实例子来看,比如俄乌战争中,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多次动员非现役人员参与作战,将他们征召到现役部队,而且有些人员训练时间还不长。所以,刚刚退役不满八年的人员,把他们征召进来是比较合适的,安排到他们之前服役过的单位和岗位上,能快速发挥作用。
所以我理解,征召优先级方面,肯定是核心动员群体优先,民兵基本属于最后补充的层次,核心动员群体之后是预备役军官,再是专业技术人才,最后才是民兵。
目前,我国通过《兵役法》《预备役人员法》以及国防动员相关法规,对战时征召进行了周全的安排。总之,“若有战,召必回”是我们退役军人的本色。大家不仅要有这份决心和勇气,关键还要具备相应的能力。所以退伍回到地方,该锻炼还是得锻炼。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系作者综合公开信息分析,只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或者决策建议,个案均为化名。更多政策详情可咨询属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