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所谓的“解放日”上对世界“宣战”。白宫公布对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征收10%-49%的“对等关税”,美国的亲密盟友也未能幸免。其中,以色列商品将被征收17%的关税。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特朗普公布关税措施前一天,以色列宣布取消对美国进口产品的所有剩余关税。在美国媒体看来,此举显然是为了避免遭受特朗普的攻击。然而,这一举动并未换来美国的“手下留情”。
根据总理内塔尼亚胡、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及经济与工业部长巴尔卡特的指示,决定取消对所有自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该决定已获以色列议会财政委员会批准,并由经济与工业部长正式签署命令。修正案生效后,自美国进口到以色列的商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声明强调美国是以色列最重要的战略盟友及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以对美出口额达173亿美元。自1985年美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来,约99%的美国进口到以色列的商品已被免除关税。
这次特朗普设定的最低关税是10%,比如英国就是这个额度,内塔尼亚胡的免税决定,甚至没让以色列从对方手里,换来一个最低的标准。特朗普之所以对以色列,都不留任何情面。首先,特朗普的这条政策,其实并不是按双方的关税规则,来进行所谓的“对等征税”,而是看美国在交易里,到底“吃没吃亏”。去年,美国对以色列的商品贸易逆差为74亿美元,接近两国全年贸易额的20%。而这个贸易逆差,就是特朗普宣扬所谓“美国吃亏论”的依据,所以在特朗普眼里,以色列还是占了美国的便宜。
以色列官方称此举为“市场开放政策的延续”,可降低民众生活成本并促进竞争。但分析指出,其时机耐人寻味——正值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前夕(4月2日生效)。以方或借此换取美国新关税政策的豁免,避免本国出口受冲击。以色列的迅速妥协或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但也凸显小国在单边主义下的被动性。当前,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已引发多国抗议,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风险。以色列能否凭此赢得“缓刑”,将成为观察美国贸易政策风向的关键案例。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声明说,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并引发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欧盟方面将采取反制措施。冯德莱恩说,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与美方想要达成的目标背道而驰,将加剧通货膨胀,损害全球消费者利益。她认为,从不确定性增加到供应链中断,再到与美国展开商业往来的成本大幅提高,无数企业将从“对等关税”实施的第一天起感受到冲击。
以色列让步其背后是更深层政治与安全利益交换。2024年,美国批准向以色列出售50架F-35战机,价值超100亿美元。 双方在伊朗核问题、中东反恐等议题上协同性增强,需经济纽带巩固战略互信。从1985到2025年,美以“免税爱情”看似历久弥新,实则暗流涌动。以色列零关税让步,既是现实主义的妥协,更是地缘政治的投注。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与内塔尼亚胡的“战略柔情”相遇,这场交易能否经受住中东变局与美国大选的考验?答案或许藏在下一轮危机来临时的默契中。
巴以冲突(资料图)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表示欧盟仍有时间就美国关税问题寻求“谈判解决方案”。日本、韩国表示谨慎应对,泰国、挪威表示将继续推进谈判,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不考虑报复。特朗普政府施加的上述高关税其实只针对美国贸易的一小部分,这次关税政策虽然声势浩大,但其实际影响可能没想像中那样广大,加之企业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努力延缓降低关税冲击,其经济影响也不至于太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