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只是暂缓落地,大家仍然对未来惴惴不安之际,英国《金融时报》在4月15日刊文,清晰指出中国手中“有很多张王牌,远远超过美国预想”,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从4月3日“对等关税”落地开始,美国就明显表现出“强迫中国低头屈服”的态度,而“特朗普苦等中国电话而不得”的形象,也因此广为流传。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大量痕迹都表明,这次特朗普其实是希望重演2018年旧事,通过高额关税迫使中国再次让步。这个目标之所以没有实现,反而遭到中国强硬反制,恰恰就是因为特朗普和他的团队,严重低估了中国手里的牌。

第一张牌,是稀土。2023年12月,国内第一次出手管制稀土和相应加工技术出口,美国军工产业生产氮化镓相控阵雷达的速度,顿时为之一缓。为了解决问题,拜登政府先后拨款4.39亿美元,试图凭借美国本土最大的芒廷帕斯稀土矿,发展国产稀土冶炼产业。后来澳大利亚也拿出了自己的稀土矿和几座加工厂,准备和美国一起渡过难关。但一年多时间过去后,美澳稀土产业链建设进展寥寥,而美国军工产业已经快顶不住了。目前SPY-6舰载雷达、TPY-4陆基反隐身雷达生产全部延误,美国军队叫苦不迭。



而本月初出台的对美反制措施里,又增加了7种稀土材料,其中钆、铽、镝、钇对高性能航空发动机至关重要,而美国和盟友基本无法量产。外界预计一旦美国航空工业耗光库存,就将面临无稀土可用的困境,其中去年停止交付7个月的F-35,将是重灾区。应该说,前年国内稀土管制措施出台时,就立即下手掐断高精度提炼技术出口,是极具前瞻性的。因为美国其实不缺稀土,其芒廷帕斯稀土矿在2018年之前,甚至每年都能对中国出口5万吨稀土初炼物。但工业需要的是高精度提纯产品,没有配套冶炼技术,这些稀土和泥土无异。



第二张牌,是中国经济结构基本完成调整。相比于2017年美国进口额有21%来自中国,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降到13%,中国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大大降低。而在“对等关税”落地后,中国又积极和欧盟、东南亚国家谈判,先后达成“欧盟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改设最低价格”、“对越南和马来西亚出口中国商飞客机”等重量级协议,初步完成产能转移。早就不是美国一掐断贸易,中国就得妥协的状态。



第三张牌,是中国手里的7000多亿美国国债。4月9日,在事前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特朗普宣布暂缓“对等关税”,据说这是和前一天美国国债被大量抛售,十年期美国国债利率暴涨50个基点有关。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中国下决心抛售手中全部美国国债,那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将是致命的。特朗普万万不能接受这个局面,不过国内的损失也会很大,等于是两败俱伤。而除了这三张关键牌之外,中国还有更详细的原材料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反制手段,这是特朗普完全没有估计到的局面。



总的来说,经过数年努力优化后的经济结构是基础,稀土管制是伸出的长剑,而7000多亿美国国债堪称玉石俱焚的终极底牌,三者各领一方,彼此合作,构成了国内不惧美国高额关税的最大底气。相比之下,美国除了一涨再涨的关税数字,似乎就没什么能拿出手的牌了。这一局还没有到终点,胜负却已经很清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