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32岁女知青刘琦眼看着自己回城无望,嫁给一农民,新婚夜,刘琦看着憨厚老实的丈夫说道:“你对我的好,无以为报,唯有扎根农村!”可18年后,刘琦却撇下丈夫和三个孩子喝农药自杀……
一腔热血的少女变成坦然赴死的“怨妇”,究竟经历了什么,让刘琦竟然放弃生的希望?或许一切都源于那个决定……
刘琦喝下百草枯自杀前,曾在街上买菜时遇到了当初一同下乡的老同学,时隔多年未见,刘琦一眼就认出了老同学,不是刘琦记性多好,而是老同学外貌、身材都变化不大。
看着老同学依旧白皙的皮肤、苗条的身材,精致的妆容,优雅的服装,再看看自己沧桑的脸颊,臃肿肥胖的腰身和四肢,一种强大的落差和自卑席卷全身,那一刻,刘琦终于意识到巨大的变化。
见到老同学,刘琦的心情五味杂陈,有初见老同学的欣喜,也有浓浓的自卑,不过,刘琦还是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热情地和老同学打招呼。
老同学几乎认不出刘琦,攀谈了很久,才一脸震惊地询问:“天呐,老同学,当年你可是咱班最漂亮的女神,这些年你到底经历了什么,怎么变成这样了?”
听到老同学的话,刘琦热情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对啊,自己怎么……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呢?
1965年,上山下乡、积极报名当知青,进行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风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年仅20岁的刘琦抱着满腔的热血和向往和同学们一起报名,前往偏远地区。
对于边疆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或许刘琦从始至终都记得,没有一棵草,风吹石头跑,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荒地,风一吹,风沙四起,眼睛都要睁不开。
在这样一个“死气沉沉”的地方,却激发了刘琦在内的一众知青们进行“改革”的心,她们立志一定将荒地变旷野,让生机勃勃的绿色代替满目疮痍的土黄。
那是刘琦第一次听说小村庄的名字,内蒙古自治区婺源县红柳圪旦村,夏天的狂热、冬天的寒冷,让一众知青叫苦不迭,原本的热情也被一点一点消磨掉。
可刘琦却与众位知青有些不同,她更加坚韧,甚至将改变小乡村贫困现状视为己任,每天天不亮就与乡亲们一同干各种各样的农活。
耕地、播种、插秧、割猪草……原本白皙的双手变得粗糙,但脸上洋溢的笑容却愈发真挚。
刘琦是一众知青当中长相最为出色的一个,皮肤白皙、浓眉大眼、精致的五官,让刘琦在众人当中格外出挑,可谁也没想到,刘琦最终却丧命在那片她挚爱的土地……
在红柳圪村整整12个年头,其他知青都相继回城,最终只留下刘琦一人,因为一些原因,刘琦没能回城,心中很是失落,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男人出现了,刘三海。
刘三海憨厚老实?长相还算可以,他早就注意刘琦了,只是当初太过自卑,不敢主动和刘琦打招呼,当下便是合适的时机。
刘三海的出现和安慰让刘琦受伤的心得到了些许安慰,渐渐的,二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亲近,刘琦心想反正自己也没有机会再回城,刘三海又帮助自己良多,索性嫁给刘三海在小乡村安家落户。
1977年,32岁的刘琦嫁给了刘三海,新婚夜,刘琦许下真挚的誓言,愿意为了报恩扎根农村,可刘琦偏偏混淆了报恩与爱情,这根本是两码事儿。
刚结婚的时候,刘三海与刘琦的感情还算深厚,这才让刘琦心甘情愿为刘三海生下三个孩子,可慢慢地,刘琦发现刘三海变了,他不再勤劳能干、体谅自己,反而开始好吃懒做、偷奸耍滑。
养家的重担竟然落到了刘琦一个弱女子身上,长时间的操劳让刘琦容颜、身材大变,几乎与之前判若两人。
更令刘琦心灰意冷的是,刘三海竟然学会了酗酒和家暴,刘三海喝酒,刘琦拦不住,可每次刘三海喝醉酒,他总会借机耍酒疯,以各种理由家暴刘琦。
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刘琦都备受折磨,或许这种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可在刘琦下乡18年后的一天,刘琦见到了老同学,与老同学之间的巨大落差,成为了压倒刘琦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刘琦从集市上买了一瓶百草枯,回到家之后,刘琦看了一眼三个孩子,毫不犹豫喝下了百草枯……
信息来源:《河套女知青之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