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援引福克斯新闻称,美国保守派智库开始向特朗普政府进言,要求特朗普政府发展“可以对付中国的核武器”。一群有影响力的保守派和立法者警告特朗普政府,如果印太地区爆发冲突,美国没有合适战术核武器来对抗中国。他们炒作称,美国应该发展类似的“核能力”以“应对中国”。对于美国多次以我国核武器发展为借口,妄图开启核竞赛一事,我外交部有过多次回应表示,美方近年来不断翻炒所谓的“中国核威胁”论,不过是为自己扩张核武库、谋求压倒性战略优势寻找借口。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美国现役核弹头数量远超中国,美俄才是拥有核弹头的超级大户。更讽刺的是,这些美官员一边大肆渲染中国威胁,一边却要求美国发展核武器,理由竟是美国的核武器已经过时,需要更新换代。这话术活脱脱像是军火商在推销新产品。他们似乎忘记了,美国去年738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中,核武库升级就占了300亿。这背后的真正目的,无非是想为核讹诈铺路。
中国核弹头数量至今未突破美国预估的千枚门槛,而美国自己却坐拥3700枚现役核弹头,算上库存能凑出近6000枚,美国越是炒作中国核威胁,就越要升级核武库;中国为打破讹诈被迫加强核反击能力,反而坐实了美国宣传。当美国还在比划核大棒时,解放军火箭军去年悄无声息搞了场东风-31AG导弹全射程试射,今年又被拍到远望号测量船队在南太平洋集结。这既让美国智库炒作的“中国核威胁”不攻自破,又没违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而兰德公司的兵推显示,东风-41洲际导弹20分钟就能打到纽约,而美国拦截系统对高超音速武器基本抓瞎。 台湾地区学者说得更狠:“美国要是敢在台海扔核弹,中国的高超音速导弹能让华盛顿变成第二个广岛。”美国现在核武库还是世界第一,但结构出了问题。 陆基的“民兵3”导弹服役50年,去年试射还失败;海基的“三叉戟”导弹倒是靠谱,可12艘俄亥俄级潜艇常年只有8艘能出动。 更要命的是,美国造船业萎缩严重,新潜艇建造进度拖沓,旧潜艇维修都要排期两年。
核武器(资料图)
与传统核弹头动辄几百万吨当量相比,战术核武器显得"谦虚"许多,爆炸威力通常不超过10万吨TNT当量,堪比一个小型核"便携包"。它们体积小到可以被F-15或F-16这样的常规战斗机挂载,甚至安装在巡航导弹上,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潜行。但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微型核弹在爆炸后的辐射范围有限,破坏区域可控,这意味着使用它们的门槛大幅降低。美国发展战术核武器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打破长期以来的"确保相互摧毁"平衡,让自己可以在核门槛以下的冲突中取得优势。
美国“小型化低当量精确制导核武器”(资料图)
其实,美国现在之所以突然又死咬核议题不放,根本在于在被其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中国面前,美国的常规军力优势正在消失。比如,五角大楼此前的兵棋推演显示,在台海冲突中,美军可能损失900架战机、两艘航母。这种代价白宫根本受不了。再加上,这几年安全形势愈发严峻,为了应对美国的打压和威胁,中国也在大力发展可靠的核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核讹诈也成了美国最后的“救命稻草”。
此前王毅外长在访俄期间,针对核武器一事还表示,自拥有核武器的第一天起,中国就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承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坚持自卫防御核战略,中美核力量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两国核政策、战略安全环境也完全不同,美方现阶段要求中方加入中美俄三边核裁军谈判既不合理也不现实。俄方在这个问题上也多次强调尊重中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