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战友在群里晒出了自己新买的退役军人优待证卡套,没想到引发了一场热议。有人觉得这是荣誉的象征,必须配个像样的卡套;也有人直言:“不过就是个形式,谁真会天天带着?”更有人调侃:“买了卡套的战友举个手,让我看看有多少‘仪式感’爆棚的?”
确实,退役军人优待证自发放以来,卡套的问题就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地方事务局统一发放,有的银行网点会赠送,但大多数战友还是得自己上网买——样式五花八门,价格从几块到上百元不等,甚至还有带军徽、国旗的“豪华版”。可问题是,这小小的卡套,真的有必要吗?或者说,它到底承载了多少实际意义?
在一些战友眼中,优待证卡套不仅仅是个保护套,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就像有人说的:“以前穿军装,现在退役了,优待证就是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当然得好好保护。” 这种情感可以理解,毕竟退役军人对军旅生涯的怀念,往往会寄托在一些具象的物品上。但问题是,如果卡套真的如此重要,为何事务部不统一制作发放?目前市场上的卡套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印着不规范的军徽图案,反而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更值得思考的是,当我们在讨论“荣誉”时,是否忽略了更实际的优待政策?比如,福建的退役军人可以凭电子优待证免票进入13家5A级景区,陕西的部分景区对退役军人实行门票半价或免费。比起一个卡套,这些实实在在的福利,或许才是退役军人更关心的。
优待证本身设计得像一张银行卡,尺寸和身份证差不多,完全可以放进钱包或卡包。有战友吐槽:“加了卡套反而鼓鼓囊囊的,放兜里不方便,放包里又怕丢。” 尤其是现在电子优待证正在试点推广,很多地方直接扫码就能享受优惠,实体卡的使用频率正在降低。如果未来电子证全面普及,卡套会不会彻底沦为“闲置物品”?
当然,也有战友认为,卡套能防止优待证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市面上普通的透明卡套几块钱就能买到,花几十甚至上百元去买所谓的“退役军人专属卡套”,是否真的有必要?还是说,这只是一种心理上的“仪式感消费”?
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网上的优待证卡套质量良莠不齐。有的商家打着“退役军人专属”的旗号,高价售卖劣质产品;有的甚至违规使用军徽、国旗等图案,涉嫌违法。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个别银行网点为了“拉客户”,会在激活优待证时赠送卡套,但这种“福利”并不普遍,完全看运气。
如果事务部真的认为卡套有必要,为何不直接统一制作、免费发放?或者至少制定一个标准,让市场上的产品规范化?而不是让战友们自己去“淘”,甚至可能买到不合规的产品。
说到底,退役军人优待证的核心价值在于“优待”,而不是“卡套”。与其纠结要不要买卡套,不如多关注各地的优待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比如,山西平定县的公交车刷卡时会播报“致敬老兵”,这样的细节反而更让人暖心。
当然,如果战友们觉得卡套能带来心理上的满足,买一个也无妨。但千万别让形式大于内容,更别被商家的营销带了节奏。毕竟,真正的荣誉,不在于一个卡套,而在于社会对退役军人的尊重与认可。
那么,各位战友,你们买过优待证卡套吗?是觉得实用,还是纯粹为了那份“仪式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