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风揉碎最后一抹桃红,夏蝉尚未拨动琴弦的季节里,"四月"如一位风度翩翩的诗人,携着唐宋的月光与今朝的烟雨向我们款款走来。
在这个万物疯长的时节,古人的笔墨如雨燕般掠过历史的天空,在农人的蓑衣上凝成露珠,在游子的马背上化作烟尘,在诗人的酒盏里酿出芬芳。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被四月的美景和独特魅力所打动,他们用妙笔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十首关于四月的经典诗词,去领略古人笔下四月的别样风情。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在人间四月的时候,大多数的花朵都已经凋谢,可来到山上的大林寺时,却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诗人用"长恨春归无觅处"道出世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焦虑,却在峰回路转处遇见"不知转入此中来"的生命惊喜。
这何尝不是对我们有着重大的启示?当我们困囿于各种压力时,或许该学着转换视角,像寻找山寺桃花般,在生活的褶皱里发现被忽略的美好。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的四月,山峦和原野到处一片翠绿,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白茫茫一片。
在这样的时节,乡村里几乎没有闲人,布谷鸟的啼鸣穿透雨帘,农民们刚刚结束了蚕桑之事,又踩着湿润的田埂往来穿梭,忙着去插秧。
这首诗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忙碌与充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四月天气清爽和暖,一场雨后天空刚刚放晴,门前的南山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晰。此时已经看不到柳絮随风飞舞的景象,只有葵花向着太阳尽情绽放。
司马光通过对四月初夏景物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是借物言志的笔法堪称精妙。
随风起舞的柳絮暗喻趋炎附势之辈,而执着向阳的葵花则是士大夫精神品格的隐喻。
《送陈章甫》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四月南风吹拂,大麦已经逐渐变黄,枣花还没有凋谢,梧桐的树荫越来越长,与陈章甫清晨告别,跨上嘶鸣的坐骑,每翻越一座青山都能望见故乡的轮廓,却在暮色中愈发清晰又模糊。
这首诗在送别友人的同时,融入了对故乡的眷恋,让我们感受到友情与乡情的交织。
【5】
《梅雨》
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成都犀浦道这个地方,四月正是黄梅成熟的季节。长江水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细雨纷纷扬扬地飘落,茅草屋稀疏,很容易被雨水打湿,云雾浓密,难以散开。一整天,江水翻涌,漩涡与江岸相互回旋。
杜甫通过对四月梅雨时节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潮湿和阴沉,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压抑与苦闷,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在困境中的无奈。
【6】
《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张养浩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
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
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世间万物都仿佛要干枯了,一场雨过后,万物都得到了滋润,天地间重新焕发出生机,风云变幻,似乎预示着美好的未来。农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连蓑衣都快被舞破了,诗人自己也欢喜得不得了。
这份纯粹的喜悦与当代人在暴雨中放声大笑的场景形成奇妙呼应——当生存需求得到满足时,人类总能展现出最本真的快乐形态。
【7】
《四月》
陈宪章
四月阴晴里,山花落渐稀。
雨声寒月桂,日色暖酴醾。
病起初持酒,春归尚掩扉。
午风吹蛱蝶,低逐乳禽飞。
四月的天气阴晴不定,山上的花朵渐渐飘落,越来越稀少。下雨时月桂仿佛带着寒意,而阳光照耀下,酴醾花显得格外温暖。病刚好便开始饮酒,春天即将离去,掩着门看微风吹动着蝴蝶,蝴蝶低飞着追逐着雏鸟。
渐稀的山花、寒月的桂影、暖日的酴醾,这些非常态的感官体验构成独特的审美维度。当健康人忙着踏青赏景时,卧病的诗人面对春天即将离去的场景,只能无奈的持酒把赏这暮春。
【8】
《余杭四月》
白珽
四月馀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四月的余杭道上,天气一放晴,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红红的樱桃,青青的豆子,在配上美酒,日子十分惬意。
在绿草如茵的村庄里,白鹅自在地游动,河水满满,船头行驶起来十分顺滑,微风轻轻吹拂,衣袖随风翻动。白天的村庄寂静无声,人家门都关着,正在忙着养蚕。
白珽通过对余杭四月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余杭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9】
《初夏怀故山》
陆游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
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
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
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
四月的镜湖,天气清爽和暖,白塔和红桥倒映在湖面上,小艇从桥边划过。梅雨过后,农民们敲响插秧鼓,开始插秧,微风吹过苹草,传来采菱女的歌声。沉迷于公务,吟诗的时间变少了,漂泊在偏远之地,在这季节思念起了故乡,不禁感慨万千。
"眼中历历见渔蓑",谁说故乡在六千里之外,在我眼中仿佛能清晰地看到故乡的渔蓑。
故乡宁静而美丽的风物,成为漂泊者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底片。
人间最美四月天,四月,这个被历代文人反复摩挲的时节,既有"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禅意惊喜,又有"乡村四月闲人少"的生活美学,既有"更无柳絮因风起"的人生顿悟,更有"一雨足沾濡"的生命礼赞。
爱杀四月。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