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援引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近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称,“如果伊朗不与美国就其核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伊朗进行轰炸”,并对其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特朗普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同时表示,美国与伊朗官员“正在对话”。但他没有对此谈论更多内容。特朗普近日在白宫表示,他最近给伊朗写了一封信,倾向于与伊朗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如果伊朗未能就核问题达成新的协议,将面临“很坏、很坏的结果”。
哈梅内伊(资料图)
尽管美国单方面退出了伊核协议,但该协议依然生效,从2015年开始算起,10年后的今年10月到期。如果不能续签或达成协议,那么联合国可能将会重启对伊朗的制裁——目前只是美国和欧洲对伊朗进行了制裁。后来两名知情人士向美媒透露称,特朗普在这封信中给伊朗划定了两个月的“最后期限”:若在两个月内双方无法达成新的协议,那么伊朗将面临“严重的后果”。特朗普的这封信后来通过中间人阿联酋交给了伊朗外长阿拉格奇,最后到了哈梅内伊手里。
很多人并不了解二级关税是什么东西,但了解的人会知道,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一种提高关税的形式。也就是说,美国将会对伊朗的进口商品加征额外的关税,一般情况下这是美国为了惩罚该国贸易行为的一种手段。不过,加征关税的确是特朗普最喜欢的一种税务手段。但其实,特朗普的原话更加的猖狂,“如果他们不达成协议,就会面临轰炸,这将是他们从未见过的轰炸”!而这样的话语,也正式将大战开始倒计时。毕竟,谁都能投影出来特朗普话语中的威胁。
特朗普(资料图)
伊朗的回应同样强硬,3月20日,伊朗外交部召见英、法、德三国大使,谴责其“与美国勾结滥用安理会机制”。哈梅内伊则在公开演讲中称,“与霸凌者谈判只会损害国家尊严”,并强调伊朗已具备“全面战争”的防御能力。为展示实力,伊朗革命卫队于3月21日在伊伊边境展开大规模军演,部署反舰导弹与无人机部队,模拟“抵御外部入侵”。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俄迅速行动,3月19日,中俄伊三国副外长在北京举行闭门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明确反对“任何国家以武力威胁解决伊核问题”。
这场被外界忽视的闭门会晤,直指美国霸权逻辑的致命软肋:伊核协议从来不是美伊两国的“私人合约”,而是牵动全球战略平衡的多边协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一针见血:美方既想绕过中俄另起炉灶,又企图用武力胁迫伊朗接受“城下之盟”,这种“既要又要”的霸权思维注定碰壁。俄罗斯的立场则更具地缘攻击性。克里姆林宫明确警告,任何试图将中俄排除在外的伊核问题解决方案都是“政治幻觉”,当美军轰炸机在印度洋耀武扬威时,里海沿岸的俄军反舰导弹系统已进入战备状态。
特朗普(资料图)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4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伊核问题提问。郭嘉昆表示,不久前,中方主办了伊朗核问题北京会晤,并发表了联合声明,提出中方关于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5点主张。中方认为坚持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是唯一正确选择,主张以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框架为基础,达成新的共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执行因美方执意退出而受到干扰,美方应当展现政治诚意,早日回归复谈。制裁施压,武力威胁没有出路。
回过头来看,特朗普这次的“谈不拢就轰炸”,真的是一项孤注一掷的豪赌。赌伊朗会在他的揣测下让步,赌中俄不会干预过多,甚至赌欧洲能暂时忍气吞声。但问题是,这盘棋的复杂程度远超他的计划。中国外交部明确指出,伊核协议的执行是因为美国单方面退出被破坏的,“制裁、施压、武力威胁没有出路。”俄罗斯更直接:所有相关方都需要坐下来谈,伊核协议的未来不能绕过中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