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美联社报道,特朗普当地时间7日表示,美国将与伊朗就其核计划进行直接会谈,还威胁若会谈失败,伊朗将面临“巨大危险”。但此前伊朗方面已明确拒绝与美国直接谈判。在伊核问题上,美伊双方态度强硬,矛盾一触即发。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上台之后,在伊核问题上态度强硬,多次威胁伊朗。3月30日,他曾宣称,如果伊朗不与美国就核计划达成协议,将对伊朗进行轰炸,并征收二级关税。这种极限施压的手段,并非首次使用。早在特朗普首个任期,他就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之后对伊朗实施了一系列制裁措施,给伊朗经济带来巨大打击。如今故技重施,显然是想通过强硬手段,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让步。

面对美国的威胁,伊朗方面态度坚决,毫不退缩。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明确表示,已通过阿曼向美方转交回信,拒绝与美国进行直接谈判,但间接谈判始终开放。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也强调,伊朗坚定致力于根据国际法推进和平核计划,愿意在平等立场上进行真正的、间接的谈判,但美国需营造建设性氛围,避免威胁、恐吓和讹诈。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盖里更是公开回应,伊朗寻求地区和平与安宁,在核问题上,其核能项目完全用于国内能源和医疗等民用需求,从未打算制造核武器。

伊朗拒绝与美国直接谈判,是有深刻历史原因的。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重新对伊朗发动“极限施压”战略,实施全面经济封锁,这一系列行为让伊朗遭受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创伤。美国的背信弃义,使得伊朗不再信任这个谈判对象。在伊朗看来,所谓的“弃核换和平”,不过是美国霸权讹诈的话术包装。



特朗普(资料图)

在军事方面,美国近期动作频频,不断向中东增派兵力。从关岛基地调遣“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前往中东,向印度洋一处空军基地派遣多架B-2A隐身战略轰炸机,还向以色列和红海地区输送“萨德”“爱国者”反导系统。有报道显示,近期有相当数量的C-17大型运输机频繁前往该基地,疑似运送弹药和人员。美国如此大规模的军事部署,显然已超出“遏制胡塞”的需要,外界普遍认为其目标直指伊朗。

面对美国高强度的军事威慑,伊朗军方也强硬回应。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哈吉扎德警告称,中东地区的美军基地都在伊朗打击范围内。伊朗方面声称导弹已进入发射装置,做好了应对冲突的准备。伊朗的导弹能力不容小觑,其拥有两个“地下长城”,展现了巨大的导弹储存量和作战能力。一旦美伊冲突爆发,这些导弹将成为伊朗捍卫国家主权的有力武器。



特朗普(资料图)

伊核问题由来已久,本质上是美伊关系问题。伊朗的核计划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其核技术主要从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后来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核能项目陷于停滞。到了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核电站。2002年,伊朗秘密核设施被曝光,核问题上升为国际热点。此后,经过多轮谈判,2015年7月,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朗承诺限制核计划,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制裁。然而,特朗普上台后退出伊核协议,使得伊核问题再度升温。

如今,美国与伊朗在伊核问题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美国想通过军事威慑和极限施压,让伊朗放弃核计划;而伊朗则坚决捍卫自己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拒绝在威胁下屈服。国际社会对于美伊紧张局势表示担忧,一旦冲突爆发,不仅会给中东地区带来巨大灾难,也将对全球经济和安全秩序造成冲击。目前,国际社会呼吁美伊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但美伊关系未来究竟走向何方,仍充满不确定性,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