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提出:“促推绿色低碳发展。”

  福建是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法院将如何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纵深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近日,《人民法院报》记者采访了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金银墙。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金银墙(左三)深入漳州市调研蓝碳司法工作。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强化法治保障。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福建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

  金银墙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福建法院始终珍视这一重大而独特优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聚焦“公正与效率”,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司法的“含绿量”、改革创新的“含金量”。全省法院持续优化环资刑事、民事、行政和非诉行政案件统一归口审理模式,近三年共审结各类涉环境资源案件10566件。福建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相关做法连续五年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问,围绕服务保障“双碳”目标,福建法院做出哪些具有首创性的探索?

  金银墙:福建法院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司法理念、机制和方法的创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是首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司法赔偿机制。形成统一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核算方法,破解司法鉴定难、贵、久等问题,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司法路径。二是首推生态技术调查官制度。组建闽东北、闽西南两个生态技术调查官库,240名专家入库。形成“植草复栖”等10余种新型生态修复模式。该制度写入人民法院“六五改革纲要”。三是首倡国家公园司法保护协作机制。牵头5个国家公园所在地的79家法院建立机制,探索开展跨域生态环境司法协作,为非相邻地域生态环境司法协同发力提供范式。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0月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下一步,福建法院将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抓好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促推绿色低碳发展?

  金银墙:福建法院将多举措、全方位推进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一是深化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建设。完善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三合一”机制,促进民事赔偿、刑事追诉、行政履职、强制执行依法有机衔接。围绕流域、湿地(红树林)、国家公园等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因地制宜优化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机制。二是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聚焦新质生产力、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积极引导案件当事人以“碳汇认购”“技改抵扣”等方式修复受损生态,促推“抓前端、治未病”。三是推动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动跨区域、跨部门协调联动,加强生态环境司法制度创新,努力打造生态环境司法“福建样本”。

来源:人民法院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