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考察调研,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亲临贵州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对贵州,对于其他省份、对于社会各界都有重要指导意义。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特邀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撰写了一批理论文章,一起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贡献学术界力量。


2025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贵州要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贵州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势,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和产业发展水平,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有了整体性的显著改善,经济发展的表现也令人瞩目。应当认识到,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困难在于缺乏内生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如何增强动力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现实问题。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文经济学”的重大命题。2025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民族地区的人文经济发展之路。


贵州能源资源丰富,电力“水火互济”,能源结构稳定,能够满足大数据产业对于能源的需求。贵州地壳结构相对坚固,地层稳定,是全国地震低风险区,有利于保障数据中心长期安全运行。贵州常年年平均气温15℃—16℃,恒温恒湿,能降低制冷能耗、节省大数据产业成本。贵州地处西南腹地,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因此,国家高度重视贵州数字经济发展,批准贵州建设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贵阳大数据技术创新试验区和45项国家级大数据相关试点示范,为贵州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3月17日至18日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新时代以来,贵州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本省实际创新实施“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核心抓手,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治理创新,着力打造贵州省的“千万工程”,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持续夯实,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赴贵州考察,从“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到“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再到“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深邃思想与生动实践相互辉映。贵州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继续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绘好“美丽卷”,全力以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3月17日至18日在贵州考察时指出,从贵州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和三次产业比重看,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经济结构潜力很大,要持续下功夫抓。教育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基础,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工作母机。在教育强国建设上,贵州师范大学将坚守教师教育主业,扎根贵州大地,着眼时代变革挑战,积极对未来教师需求和培养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快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未来教师,为中国式现代贵州实践贡献师范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常抓不懈。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既针对正风肃纪反腐,其深层逻辑又贯通全局、引领新局。当前,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治党管人”也必须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从以上分析看,强化党性党风党纪“三维联动”是全力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有力举措,其背后的治理逻辑十分清晰,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等地考察时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要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针对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他在肇兴侗寨考察时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在利用中更加鲜亮,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需要我们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5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这既充分肯定了贵州历史文化优势的宝贵价值,又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高度,为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


近年来,贵州坚持以自身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苗族、侗族、布依族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加以活态传承,创新打造“村超”“村BA”“村T”等文旅体融合品牌,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文旅体融合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这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确立了导向。


2025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期间强调,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值此,当地文旅事业迎来深远发展机遇,结合贵州“村味”赛事“出圈”后在打造地方文化IP、带动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所展现的成效,探讨以“村味”赛事为支点深化文旅体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今年全国两会之后的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选择了贵州。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贵州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近日,记者赴云贵高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采访当地群众和专家学者,回应如何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扛起新使命新定位,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奋发有为展现贵州新风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问严锴 刘翔英 王亮

新媒体编辑:崔岑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