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两大悲剧,一种悲剧是追求的目标没有得到;另一种更大的悲剧是追求的目标得到了。

这句话据说是英国作家萧伯纳说的,也有的说是出自英国作家王尔德笔下。无论这句话是谁说的,都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追求的目标得不到固然是悲剧,为什么追求的目标得到了反而是更大的悲剧?

因为人在追求的目标得到后,虽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很快就是满足后的空虚,这份空虚需要更大的欲望来满足。

人在追求一个又一个更大欲望的同时,越来越远离生命的本源,越来越迷失于虚空的虚空。

如果认真观察的话,在我们身边有不少这样的悲剧。

多年前,有朋友介绍我认识一个郊区的老板。这个老板拥有一个兽药厂。虽然厂子污染很厉害,但这个老板买通了当地的关系,生意做得很大,赚了很多钱。

这个老板爆发以后,变着花样来享乐。他花上百万元买了一辆豪车,开了不到半年,又迷上养藏獒,用这辆豪车换了一只藏獒。

藏獒玩够了以后,又开始在外面泡女人。色情场所的女人泡够了以后,又花大把钱的勾引上大学的女学生。

再后来就是吸毒,厂子关门了,家业也败光了。前几天向朋友问起他,回答说这个人早就没有了。

人人都有欲望,但欲望需要节制,人心也需要省察。如果任由欲望的牵引,人的良心就会如热铁烙惯了一般,越来越麻木,面临巨大的危机而不自知。

一个人是这样,整个社会也是如此。在人本主义者看来,欲望是人的天性,绝不该受到限制。他们堂而皇之地称,对欲望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要想满足人类无休止的欲望,经济就必须不断增长,技术不断升级,消费主义不断受到推崇。在这种以满足人的欲望为自由的社会里,“权利优于善”,允许人们回避艰难的道德选择。

现代自由主义把自由定义为最大限度的追求和满足欲望,而自由主义的合法性来自不受限制的个体的自由选择。在这样的理念鼓噪下,出轨不成问题,堕胎不成问题,同性恋乃至跨性别都被视为对自由的勇敢追求。

《利维坦》的作者霍布斯声称,人类拥有“无尽的权利,直至灭亡”。

如果人类没有灵魂,如果死后没有审判,霍布斯的观念就是对的,一个人就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所欲为。

然而不管是历史的发展,而是现实的观察,都可以让人明白,人和以欲望为目的的动物有根本不同,因为人类有灵魂,所以能在这个世界建立起人类所独有的文明。



文明的基石绝不是欲望,而是自古至今从未改变的爱与公义。

人是至高者按照自己的形象所造,人内心的黑洞,只有来自祂的爱能够填满。只有那来自更高之处的光,才能引领人类前行的方向。

人类最大的悲剧是欲壑难填。如果任由欲望牵引着人的灵魂一路狂奔,一定会跌入漆黑而绝望的深渊,悔之晚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