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为媒,架起连心桥。近年来,我市立足牡丹资源禀赋,深入挖掘牡丹“美美与共”价值理念,积极打造具有亲和力的对外传播文化符号。一朵牡丹花,架起了对外沟通的桥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菏泽篇章。
“每到花开时节,我就会想起30多年前帮助泰国北部安康山附近居民试种牡丹的往事。”4月7日,76岁的菏泽牡丹专家赵建修回忆。1993年,山东省外办援助泰国王室“山地开发计划”,由菏泽赠送50个品种200株牡丹,助力当地发展经济,赵建修随行指导。
“记忆中,我们是春节后去的,省外办去了3名同志,加上我共4人。”赵建修回忆起30多年前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泰国王室、政府非常重视此事。活动中,泰国亲王披莎迪亲自陪同,还举行了隆重的牡丹交接仪式,泰国王后出席。
在牡丹交接仪式上,中方向泰国王后呈献了一幅牡丹画,王后看后高兴地说:“安康山是泰国最冷的地方,希望这些来自中国的美丽花卉能在这里安家落户。”据赵建修回忆,因交通不便,泰国王后及工作人员乘坐7架直升机抵达活动地点。省外办的3名同志一周后回国,他又留了两个月。
赵建修保存着10余张老照片,它们拍摄于1993年3月。其中一张照片中,泰国王后一袭华服,满面笑容,背景是茂林修竹,前景是几盆初绽芳容的牡丹。另一张照片中,泰国王后跪伏在几株开放的牡丹前,满脸虔诚,身后是一众工作人员,其中就有赵建修。照片中的赵建修风华正茂、头发乌黑,精气神十足。
“这些牡丹栽种在泰国北部安康山农场。”赵建修回忆。牡丹试验田选在泰国海拔最高、气温最低的山上,牡丹栽种在一个大棚内。赵建修手把手指导当地技术人员学习牡丹栽培技术。牡丹全部成功开放,泰国王室和当地农民都非常满意。
第二年牡丹花开时节,泰国亲王披莎迪回访菏泽,并参观曹州牡丹园,赵建修与时任菏泽赵楼村党支部书记赵孝武陪同。当时,披莎迪代表泰国王室向菏泽赠送了一只银钵。
作为吉祥、富贵、和平、友谊的象征,牡丹为不少国家人民所喜爱。1992年,菏泽牡丹参展法国波尔多国际花卉博览会,并获得唯一的银质大奖,在中法、中欧牡丹交往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6年春节期间,菏泽2500株牡丹越过台湾海峡,在宝岛美丽绽放,给台湾同胞带去了富贵和吉祥。2020年6月,正当新冠疫情肆虐时,2500株菏泽牡丹在日本佛光山法水寺如期盛开,给同处疫情中的日本人民带去吉祥和希望。
近年来,我市策划发起“牡丹出海”计划,高规格举办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先后在荷兰、日本、韩国设立牡丹节会海外分会场,在保加利亚等国建设海外牡丹园,在巴西、马来西亚、罗马尼亚等国成立牡丹文化海外传播站,面向全球举办“花开盛世”牡丹系列奖评选活动,用中国工笔画的形式共绘“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的国花之美,打开了世界人民了解牡丹、了解中国的“牡丹之窗”。
菏泽报业全媒体 记者 姜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