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一只无形巨手正笼罩着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特斯拉交出了一份令人失望的成绩单。

具体来看,位于全球交付量仅为33.66万辆,同比出现了13%的下滑,环比更是出现了超30%的大跌。而这般表现,也是近三年以来的最差阶段性业绩。事已至此,或许很多读者都会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


关于答案,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做出分析:“一方面还是由于外部竞争难度的加剧,令特斯拉有些腹背受敌。相比之下,最主要的矛盾,则是其掌舵者马斯克一心投身政治,分散大量精力疏忽管理的同时,还给整个公司引火上身,尤其是欧洲与美国本土,大家对于他本人乃至整个特斯拉的厌恶情绪已经达到顶峰,甚至爆发了不少抗议活动。最终,全部反噬到了销量上。”

换言之,老板疯狂作妖,企业被迫背锅。

而上周,与仍在波动与震荡的特斯拉相比,作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比亚迪同样公布了过去90多天的终端情况。

单论纯电板块,位于全球便卖出了新车41.64万辆,同比增长38.74%。如果加上插混板块的贡献,总销量更是迈过百万辆大关。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继去年四季度之后,比亚迪再次从特斯拉手中成功夺下了“全球季度纯电销冠”的头衔。

另外,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预测,比亚迪在2025年将以15.7%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纯电销冠”。


谁在冉冉升起,谁正深陷泥潭,可谓一目了然。

顺势,将度量衡继续放大,纵观2024年财报,在至关重要的营收上,比亚迪同样实现了对于特斯拉的大反超。

与此同时,19.44%的毛利率,也超过了后者的17.86%。2024年,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更是高达22.31%,特斯拉则为18.4%。

研发投入一项上,比亚迪2024年也多砸入超200亿元人民币。

虽然净利润在折算后,特斯拉仍手握大约100亿元人民币的领先,但如果将时间轴拉长,明显能够发现从2022年开始,二者在该维度差距,正以极快的速度不断缩小。

按照一季度展现出的状态,2025年特斯拉能否实现销量的同比正增长,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比亚迪的销量目标,则野心勃勃的剑指550万辆。

而正在进行中的这365天,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企”,可能会盖棺定论。不出意外,比亚迪将没有太大悬念的拿下该项荣誉。

更直白来讲,不仅卖车多,并且还赚钱。


至于背后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其牢牢占据着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一方面,紧紧背靠需求庞大的中国车市,打牢地基的情况下,积极开拓有利于自己的海外市场;一方面,拥有令人羡慕的供应链丰富度、垂直整合能力与成本控制能力;另一方面,手握足够庞大的团队,在研发端、产品端、营销端等方面,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反正,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起起伏伏,甚至一度濒临坠落深渊,但最终触底反弹、瞅准风口、抓住机遇、付诸行动的比亚迪,还是迎来了苦尽甘来。

这其中,肯定有一定运气成分的加持,但整体上还得靠自己的努力与蜕变。

作为见证者,拿着类似的标准套用特斯拉,正如文章开篇提及的那样,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拼命狂奔,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正在被种种阻碍拖累着前进的步伐。

譬如,马斯克一心从政所导致的“人不和”,包括美国本土对于新能源车态度趋冷引发的“地不利”,几乎都已板上钉钉。

而本周,随着特朗普的“关税大刀”突然落下,无差别的砍向所有企业。一场血雨腥风,再次位于全球徐徐拉开了帷幕。


瞬间,所有股市应声下跌。

带着略显消极的情绪继续聚焦特斯拉,虽然与其它汽车制造商相比,表面来看受到的影响与波及较小,但美国本土生产成本的激增,仍明晃晃摆在那里。

望向更深处,在不少人眼中,后续引发的连锁反应,才是特斯拉不得不警惕更大的风险点。譬如,中国会进行怎样的“反制措施”。

毕竟,结合一季度成绩单,上海超级工厂在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全球版图的战略地位,俨然攀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毫不夸张的说,特斯拉2025年究竟能取得一个怎样结局,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在华输出的是否给力。

一旦碍于顶层博弈,出现什么没有预料到的偏差,所造成的代价,同样会是其难以承受的。

或许,也正因如此,华尔街对于特斯拉充满不确定性的前景,纷纷选择看衰。甚至有声音认为,股价与市值还会继续严重缩水。


而此刻,特斯拉丢掉的可不仅仅是“全球纯电销冠”头衔那么简单。就某种程度来说,还有曾经最引以为傲的“事业运”以及披荆斩棘的“利刃”。

当然,有传言称,5月马斯克将会选择“辞官”回家重新掌舵公司。如果消息保真,可能是这家美国新能源车企最近迎来为数不多的利好。

但更大的挑战在于,这位掌舵者以一己之力,就能把特斯拉从“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泥潭中拖出来吗?

反正就我个人,并不太看好。因为,一只无形的巨手,慢慢笼罩在了它的头上,甚至不排除会成为巨头之间抗衡的“牺牲品”。

而身处这场百年之大变局中,无论情愿与否,在马斯克all in支持特朗普开始,特斯拉就已经被裹挟着,绑上了这趟横冲直撞的高速列车。

未来,何去何从,充满着种种变数。现实,远比想象的还要棘手。“关税大刀”的落下,仅仅只是开胃菜。

毕竟,人一旦疯起来,哪有什么底线。

就像昨晚,特朗普最新发送的那条推文,威胁若中国不在今天撤回34%的反制关税,将从9日起追加50%惩罚性关税,并终止谈判。

每一天,我们都在见证历史。


责编:崔力文 编辑:何增荣

THE END

PAST · 往期回顾

汽车安全的强制标准,该升级了

美国关税政策生效,全球汽车产业巨震

三条人命,给全民智驾泼了三盆冷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