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在七七事变后,日寇以迅雷之势入侵中华大地,不到一年多的时间沦陷之地十之八九,不过在华南之地的四川却能在这场浩劫中免遭生灵涂炭。那么,四川到底有什么魔力,让嚣张的日寇铁蹄也无法入侵?



在日军入侵中国后,曾三次试图进攻四川,但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1942年9月,日军野心勃勃筹措36万人,他们打算一举进攻四川,转而在中国大地四面开花。就在他们信心满满的准备进攻时,日军部署在其他战线的守军失利。

为此,日军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将准备入川作战的士兵征调到太平洋、东南亚国。一来二去,这场被称为五号作战的战役最终以兵力不足而胎死腹中。

1943年5月,石牌保卫战打响。日军打算夺取宜昌附近长江航道上的船只,进而歼灭我国的海上力量。石牌位于西陵峡,一旦这里沦陷,一墙之隔的宜昌将岌岌可危,而宜昌的沦陷必将导致重庆门户大开,届时重庆也难免生灵涂炭。



这场战斗发生在西陵峡,日军靠着自己强大的火力一直低空轰炸,我军则利用伪装使用手榴弹、迫击炮还击。在我军战士强有力的反击下,日军企图占领这里的信心破灭,最终成功守住石碑使得日本计划破产。

1944年,日本侵华总司令冈村宁次,谋划打开天府之国的四川进而进攻重庆等地,不过这次进攻的部队在芷江遭到我军的埋伏,最后这次进攻计划也再次成为泡沫。三次进攻均无功而返,这也间接说明我国人民反抗日军的决心,不过更重要的还得从四川的地理位置以及川军的反抗精神有关。

四川盆地多山、多高原,且作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这也使得日军在进攻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四川的地理位置。日军很少有在山地作战的经验,所以在面对四川盆地的天险也是无可奈何。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还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同时川军在我国的反抗也在中国境内赫赫有名,他们一同构成了强大的防御体系。不仅是川军,每个四川人都投身于抗战,他们不仅参与战场的枪林弹雨,还在后勤的一针一线里苦苦支撑。这种全民皆兵全面抗战的情绪,也让日军在四川寸步难行。



在四川这里,还拥有中国最为宽阔的土地,这也使得日军的战线被拉长,日军要想全部占领四川就要付出多一倍的兵力,这对于多线作战的日军来说极其难以实现。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日军在四川都没有占上一个,这也使得四川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被占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