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岁因烧伤致残,到40岁站上国际领奖台,来自周家桥街道的薛雯不仅用球杆击出了精彩的人生弧线,更用行动搭建起中国残疾人台球运动的希望之桥......
六岁那年,薛雯因烧伤造成了肢体残疾。两年后,他的父亲开了一间台球室,尽管只有三根手指能够正常活动,薛雯却在这方绿色球台上找到了自己的天地。“握杆确实受限,”他表示,“我会尽量避开自己的短板,通过预判球路来弥补身体上的不足。”即便后来球室关闭,薛雯依然在闲余时间与球友切磋练习,他的球技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与交流中不断精进,台球也成为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参与残疾人台球国际赛事之前,薛雯早已在国内赛场崭露头角,并多次斩获冠军。“我之前从未参与过残疾人台球赛事,直到2024年才首次参赛。”他坦言,“如今这些国际赛事正在为台球申奥做铺垫,这对我们而言是难得机遇。”
怀揣着挑战自我的决心,薛雯在成功报名国际赛事后,每天坚持台球训练,并辅以跑步锻炼来提升体能和心肺功能。“台球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心态的考验。”这位有着二十余年球龄的“老将”感慨道,“站在国际赛场的那一刻,心跳依然会不由自主地加速。平时的输赢可以一笑而过,但在世界舞台上,必须将全部实力展现出来,告诉自己一定要赢。”
薛雯(左一)
去年,薛雯先后参加了“2024世界残疾人斯诺克国际邀请赛上海站”和“2024残疾人中式八球世界锦标赛美国洛杉矶站”两大赛事,均斩获亚军。这段参赛经历不仅让他收获了成绩,还让他心灵深受触动。
“曾经我也埋怨过命运的不公,”薛雯回忆道,“但在赛场上,我看到失去双手的选手用双脚握杆击球,行动不便的选手靠辅助工具坚持训练,他们来到台球桌前,仍有一股拼劲在。”这些画面深深触动了他,“相比许多选手面临的困难,我的处境已经幸运太多。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诠释着体育的真谛,也让我放下了心中的抱怨,更加坚定追求胜利的决心。”
登上国际赛场后,薛雯对自我实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从去年起,他开始加强日常训练,一个人在球台前挥杆、击球、走位,每天进行三小时的重复练习。“在40岁的年纪,会面临现实压力,但我不想放弃台球事业。”为此,薛雯每晚给孩子辅导功课后,利用睡前的时间打磨球技,在维持生计和追逐梦想之间逐渐找到平衡。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薛雯不仅收获了各方的温暖相助,更将这份善意传递给了更多残障台球爱好者。“重庆小伙彭祥伟用双脚打球,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薛雯说道,“我将他推荐到了一位朋友的球馆免费训练,想为喜欢打台球的残疾人提供更多资源支持。”如今,薛雯作为中国残疾人台球运动的推动者之一,致力于搭建一个互助共进的平台。他表示:“无论是提供训练场地,还是争取国际参赛机会,我都愿意尽己所能。”
“我希望有朝一日台球能够入奥,自己还能为国争光。”今年6月,薛雯将远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征战新的赛场,让我们为这位追梦人加油喝彩,期待他在国际舞台上再创佳绩!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撰稿:李妍蕾
编辑:毕扬静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