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送礼有用吗?


王志文有这样一段台词:

“会送礼、会求人的人

改变命运都非常简单,

什么都靠自己,

不会跟别人发生链接的人,

往往活了大半辈子一事无成,

太要强的人,命运都不怎么好。”

送礼有用吗?

一直送,就有用;偶尔送,没啥用。

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

平时能不送,尽量不送,

觉悟到了什么层次,就做什么事儿。

送礼,

你链接到了一个有能力的人,

比你认识一大堆同事都要管用。

送礼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江湖不是你死我活,过程可以博弈,

但结果必须双赢,这就是它的意义。

跟世界较真的人,注定格格不入;

被道德束缚的人,注定郁郁寡欢;

人生不是条条框框,而是随机应变,

一潭死水是没有活力的!

有人问:

十一国庆前几天给领导送礼,

领导把礼物收了,然后说以后别弄了,

好好干活就行,我不缺这个,

领导是啥意思啊?

答:

这个很容易理解,领导只要把礼物收了,

那么他所有的话,都只是客套话。

就像一个女孩子一直说不要不要,

但是只要身体不抗拒,那就是接受了,

一般节前我给领导送礼,

送烟酒,我放下就走了。

他对我说了几句客套话,

我对他说了几句客套话,就收摊了。

走向社会,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客套话,

你应该早已了然于心。


礼物家中送,人融夜色中!

我不清楚什么是送礼,

我只知道

连机器里的零件之间都需要润滑油,

哪里不润滑,哪里爱出问题,

人与人之间不更应该如此吗?

为什么别人送礼没事,

你送礼就涉嫌行贿呢?

行贿罪又是怎么界定的?

简单的说,

送礼是礼尚往来,行贿是权钱交易。

办理贪污受贿刑事案件的解释当中规定: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行贿数额3万以上的是行贿罪。

送什么东西,不管是钱,还是卡,

还是其他的有价值的东西,

只要被办案机关评估为3万以上,

这就算是刑事了。

定成行贿,不光是3万以上,

还得有非法目的,

你是不是想得到什么好处,

而这个好处是你不行贿,

就拿不到的东西。

送礼是礼数,是文化,更是人情世故,

有人的地方,就有礼尚往来。

送礼不等于行贿,

如何送的巧、送的妙、送到对方心坎上,

学问很大,讳莫如深。

现代社会,

谁越善良,反而受的伤害越多,

别人得寸进尺,都是你惯的;

别人欺负你,你包容;

别人道歉,你原谅;

这不是善良,而是愚蠢。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作为一个成年人,对孩子的心软,

是失职,换来的恃宠而骄;

对坏人的心软,

是残忍,换来的是变本加厉;

对小人的心软,

是纵容,换来的恩将仇报;


王德峰教授感慨道:

“人无所谓好坏,都是趋利避害

警察连好人都不放过,更何况坏人呢”

让人不必退尽,退尽则路寡。

人生有三忌,一忌单打独斗,

二忌心不设防,三忌不懂拒绝。

对此,

他讲了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他在复旦教过的一个女学生,

大学毕业,顺利进了一个心仪的公司,

最后却累到崩溃,辞职失业了。

这个女学生,不会拒绝人,

每天上班,张三让他帮忙整理资料,

李四找她帮忙表格,

王五找她帮忙拿快递,刘七找她带外卖。

尽管累的要死,心里一万个不愿意,

但是,

还是来者不拒,久而久之,

大家都习以为常,

认为这些都是他应该干的。

更过分的是,都下班了,

还有同事让他帮忙,给孩子改作业,

最后,不堪重负,

没有被工作累倒,而是被同事榨干。

老话说的对,情深不寿,心软是病。

对别人心软,便是对自己残忍。



人际关系,

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而是弱肉强食。

这就是人性,人不会因为你对他好,

就对你感恩戴德,只会因为你强大,

而对你俯首称臣。

中国人的处世原则还是,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每个人,都是利己主义的个人。

于是,普遍的信任危机发生了,

导致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

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

看清人性,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所以我推荐,每一个同胞,

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更好的了解别人,也更深刻的了解自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