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已提交国家信访平台,属于《》的第三件事。


主要诉求:

请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浙江自然博物院屈服于极端动保势力,被迫发布认错说明一事开展调查,纠正相关错误,并且明示流浪猫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并对中国生态有害,应该按《动物防疫法》依法处置。

事实和理由:

2025年4月6日16时,浙江自然博物院(简称浙博)的微博账号@浙江自然博物院微博 发布情况说明。


该说明声称:

4月5日下午,在浙博杭州馆一楼大厅,有一位“小小志愿者”(初二年级学生)作主题为“从我做起,认识并及时上报你身边的外来种”的研究分享。这位同学是一位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领域的爱好者。本次分享的主要内容是警入侵物种的危害,但受青少年研究视野及表达能力所限,在“科学辩识外来种与入侵物种”方面存在一些不严谨描述。

浙博的这个情况说明,将初二学生志愿者的分享定性为【在“科学辩识外来种与入侵物种”方面存在一些不严谨描述】,相当于承认该分享存在错误。

这个表态引发了网友的强烈不满,在浙博的微博下评论一边倒地力挺初二学生的科普,认为浙博屈服与极端动保分子的投诉,对浙博的表态非常失望。


著名的自然科普微博大V@开水族馆的生物男(818万粉丝)也炮轰浙博,指出学生志愿者做的科普没有错,但在极端动保与境外NGO的网暴围攻后,即便网友纷纷表态支持浙博,浙博还是发布了这份让人失望、丧失原则的情况说明。

许多大V转发并表态:浙博的做法,是科学向不法低头。



75万粉丝的微博大V@拆台CT 也讽刺浙博跪了,还拿初二学生出来献祭。694万粉丝的大V@蘸盐 也转发前者,并讽刺性地杜撰了浙博发布情况说明时的心路历程。



有证据表明,浙博确实受到了极端动保势力的网暴。

长期以来,受到西方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中国人形成了极端动保思想。

他们在网上抱团,针对政府部门处置流浪猫狗,针对公众对宠物猫狗的反感,针对公众为维护自身权利对涉事猫狗采取的措施,他们采取了骚扰、辱骂、开盒的网暴战术,屡试不爽。

这次浙博受到的网暴,就是来自一名微信ID叫【多年以后】(他的微博账号是@永远的思念198801 )。

该网友在微博上和微信353人的【善正生命关爱群】都发布了造谣攻击浙博的信息,并煽动网友转发和向杭州市长热线举报。




其发布的信息称:

浙博在给孩子们宣传流浪猫的危害,浙江省本来就是青少年虐待动物的重灾区(杭州学生弓弩射猫,衢州学生虐杀流浪猫小白),这种看似科学实则愚昧的科普”的将会助长浙江学生虐待户外动物的气焰,社会影响非常恶劣。

实际上,关于流浪猫对生态的危害,国际和国内都有大量研究。

国内最权威的研究来自2021年南京大学李忠秋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每年流浪猫在中国会杀死16.1~49.5亿只无脊椎类动物,16~35.8亿只鱼类,11.3~38.2亿只两栖类动物,14.8~43.1亿只爬行类动物,26.9~55.2亿只鸟类,以及36.1~98亿只各种哺乳类动物。

另外,流浪猫对于社区环境和人类健康也有一定负面影响,所以《动物防疫法》第30条第3款规定:对于流浪猫应当清理处置。

因此,浙博如果确实给孩子们宣传流浪猫的危害,这完全没有任何错误,符合科学,也符合法律。反而是极端动保势力在利用违法手段向浙博施压,企图达到其清除一切对流浪猫不利的声音。

本人建议:

请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浙博屈服于极端动保势力,被迫发布认错说明一事开展调查,纠正相关错误,并且明示流浪猫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并对中国生态有害,应该按《动物防疫法》依法处置。

同时,请浙博向杭州警方报警,让警方打击这些受到西方极端意识形态影响、使用违法手段达到其目标的极端动保势力。

本投诉为国家信访局平台投诉件,最终处置情况请通过平台给本人书面回复,谢谢。

(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