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展出的20式新枪族及其所使用的各类弹药中,QJY201型7.62毫米机枪可谓抓眼。
这倒不是因为它有造型科幻什么的特点,而是因为它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后续要重新装备7.62毫米机枪了。
【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展示的20式新枪族】
要知道自从上世纪60年代,美国人装备M16突击步枪,开创了小口径突击步枪先河后,各国的枪械发展就走上了“小口径”之路。
至于为什么我国突然看似“逆潮流”的开始重新装备7.62毫米中口径机枪,其实也是因为俄军在战场上以血的代价告诉我们:轻机枪有时候它真的不顶用!
枪械发展中的小口径与中口径之争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在美制M16突击步枪开创了小口径突击步枪先河后,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发展小口径枪械。
【美制M16突击步枪】
比如说英法等北约成员国开始装备使用5.56毫米弹药的突击步枪,还有与美国正在激烈竞争的苏联,也发展出了可以使用5.45毫米弹药的AK47突击步枪。
会出现这种由中口径转向小口径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创伤弹道学”的不断发展。
因为这门学科的出现和深入,人类对于子弹在人体内的运动以及杀伤规律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
根据创伤弹道学的发现,早期流行的7.62毫米中口径弹药固然具有巨大的“侵彻力”,射程上表现出色。
【7.62毫米中口径弹药】
但与此同时,7.62毫米中口径弹药的使用也会产生较大的后坐力,比如苏联AK47步枪,在自动射击时枪口会明显上跳。
而这就影响了枪械的射击精度,还是以AK47为例,如果使用7.62毫米中口径弹药,受到其后坐力的影响,对于300米外的目标很难打准。
小口径弹药则与中口径弹药相反,其射程、侵彻力稍弱,但因为后坐力小、弹头初速快,其精度很高。
在执行比如精确击杀任务的时候,小口径枪弹要比中口径有优势的多。
【5.56毫米小口径弹药】
当然了,这个优势也不尽然是因为小口径枪弹的精度足够高,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小口径弹药的“停止作用”也更加出色。
所谓“停止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弹头使敌对者丧失反抗能力的作用”。
基于任务需求,各种枪弹对于停止作用的要求都很高,其中手枪弹对停止作用的要求则更加严苛,甚至在战术技术指标中排在了第一位,毕竟让一个挨了一枪的歹徒站在那干瞪眼等着被打第二枪是不可能的。
【特警持枪追捕歹徒】
小口径弹药的“停止作用”之所以更出色,是因为其在人体内形成的“空腔”,对人体组织器官的创伤是无法恢复的,直接扰乱体内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
所谓“空腔”,指的是弹头在进入人体后,迅速失稳弹道变化的同时剧烈旋转,造成了大面积的组织空隙,进而重创身体的组织器官。
也就是说,小口径弹药在射入人体后,能导致目标立即丧失行动能力,甚至是直接毙命。
而中口径弹药没有足够出色的“停止作用”,则是因为其射入目标后主要是“贯穿性伤害”。
【7.62毫米中口径弹药结构(其中一种)】
总的来说,小口径枪弹的出现与人们追求高射击精确性和高杀伤性有关。
那为什么后来又开始重新重视中口径枪弹,比如7.62毫米机枪了呢?
重新重视中口径枪弹
这就与俄乌战争相关了。
这是一场典型的现代化战争,其进行过程中,在向各国反馈“无人机”、“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装备在战场上能发挥重要作用之余,也暴露了一些传统装备,比如小口径枪弹在实战过程中的劣势。
【俄军在俄乌战场上】
俄军在战场上主要使用的是5.45毫米小口径弹药,配套的小口径枪械主要是AK74M突击步枪,ASK74折叠枪托突击步枪,ASK74U短突击步枪以及RPK74型班用轻机枪等。
其中RPK74型班用轻机枪主要被用于火力掩护任务。
但尴尬之处在于,使用了小口径弹药的班用轻机枪有效打击距离只有600米的样子,并且威力有限,而俄乌战场上绝大多数步兵战斗主要发生在800米-3000米的区域内,加上乌军的防御堡垒工事群构建的相当牢固,这导致使用班用轻机枪的俄军很难提供充沛的火力掩护。
【俄军在俄乌战场上】
不仅如此,如今的乌军小分队少说都会开一辆装甲版悍马或者武装皮卡,而小口径枪弹要打穿之很是吃力。
经过实战的检验,证明中口径枪弹也很关键。
其实除了俄乌战争,一些单兵防护装具的出现以及优化也促使人们开始再度重视起中口径枪弹。
比如说防弹衣,如今的防弹衣通常会加装复合材料制的防弹插板,且随着材料的不断优化越来也难以被击穿。
这就导致侵彻力欠缺的小口径弹药不再能发挥那么出色的杀伤力,反倒是中口径弹药靠着强大的侵彻力优势又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防弹性能越来越好的防弹衣促进了中口径枪弹的回归】
看到这里一些朋友应该会想到我们在前文说过,中口径枪械因为后坐力很大的缘故会影响射击精度。
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随着枪械工艺的进步,现代中口径枪械的后坐力已经显著降低,射击精度大大提升。
比如中口径步枪,目前既能满足近距离自动射击,也能相对精准的射击中远距离目标。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小口径枪弹又会被淘汰。
【俄军装备的AK12】
比如俄军就实行着“双口径体制”,在其批准装备新一代枪族中,兼有可发射5.45毫米小口径枪弹的AK12和可发射7.62毫米中口径枪弹的AK15。
可见将来中小口径枪大概率会形成搭配,在军队中各自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1】《惊喜!20式新枪族亮相中国航展》 环球网[2022.11.7.] 【2】《拆解二战后制式步枪④——小口径与中口径之争》 光明网[2020.5.19.] 【3】《讲武谈兵|小口径之道,俄军现役自动步枪发展对我军的启示》 澎湃新闻[2019.5.20.] 【4】《停止作用》 百度百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