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的娱乐圈王朔的名字总能让人闻风丧胆。

只可惜当年呼风唤雨的京圈大佬,如今也难逃因果循环的下场。



在中国当代文化版图上,王朔是一个绕不开的坐标。

他是作家、编剧、导演,更是京圈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王朔的崛起始于1980年代。

他以市井语言为基调写出的小说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痞子文学”。

他的小说里充斥着满是京味儿的口语表达。

喜欢的人反复品味,不喜欢的人嗤之以鼻。

在一片争议声中,王朔越来越红。

到了1988年,他的作家生涯到达顶峰。

而余下的所有作家也都跟着沾了他的光。



由于王朔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

便有出版社找到他,提出“出版文集”的想法。

在王朔以前,没有一个活着的作家有此待遇。

而他只提了一个“按版税支付酬劳”的要求。

要知道,以往的作家都只能拿到固定的稿费。

但王朔此举不仅为自己争得了利益。

还为所有作家争取到了前所未有的利润。

可没过多久,王朔的写作生涯便迎来了瓶颈。



在成为畅销作家后,王朔突然灵感枯竭。

任凭他怎么绞尽脑汁都写不出超越自我的作品。

秉持着大好青春不浪费的原则。

王朔找到了自己的“伯乐”马未都。

二人又拉上冯小刚玩起了“情景喜剧”。

奈何王朔似乎有个老天爷追着送饭吃的好命。

随手一玩,便玩出了一部《编辑部的故事》。

这部剧更是被影视业誉为情景喜剧界的“开山鼻祖”。

就这样,王朔从畅销作家变身成了天才编剧。



他把小说《动物凶猛》改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宁静、夏雨、姜文、陶虹都随着走进大众视野。

他改编的电视剧《过把瘾》也让王志文出人头地。

王朔的日子也变得越来越红、越来越富有。

身边莺莺燕燕的“诱惑”也越来越多。

多到他已经忘了自己是个“有妇之夫”。



在王朔还没成为畅销书作家之前。

他最爱的便是游走在北京各大校园欣赏美女。

1984年,他遇见了北舞的沈旭佳。

沈旭佳的长相明艳大气,身材也是一等一的出挑。

身边的追求者更是大排长龙。

相较之下,既没事业也没外形的王朔毫无胜算。

但古人常说“才子配佳人”。

纵使彼时的王朔一无所有,可他的才华胜过千千万。

在日复一日的情书攻势下,沈旭佳到手了。



美人在侧给了王朔更多的创作灵感。

这才有了后来那本让王朔崭露头角的《空中小姐》。

直到王朔36岁那年。

他和沈旭佳已经有了一个6岁的女儿。

如果不是19岁的徐静蕾的出现。

王朔也许会一直过着“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的日子。

但徐静蕾的出现让他忘却了自己身为丈夫乃至父亲的责任。



19岁徐静蕾有才华、有活力。

她的出现让王朔久违的陷入爱河。

甚至纵容徐静蕾进出自己家向沈旭佳示威。

尽管女儿才6岁。

但她在多年后仍记得母亲和一个女人互呛的场面。

而沈旭佳为了女儿也一再守卫着自己的婚姻。

即便知道王朔的心已经全然不在自己和女儿身上。

她也咬死不肯离婚的态度。



直到1994年,王朔凭借《过把瘾》声名大噪。

沈旭佳却毫无征兆的同意了离婚。

而此前一直想要上位的徐静蕾也早已没了踪迹。

事业风生水起的王朔一瞬间成了孤家寡人。

但当时的王朔根本不怕孤独。

他继续挥洒着最后的才华。

直到江郎才尽的他渐渐变成一只秋后蚂蚱。



但随着青春的逝去。

年龄的增长会增添人心中的孤独感。

活了大半辈子的王朔也终于意识到自己年轻时的荒唐。

于是他在《致女儿书》里写满了对女儿的愧疚。

只可惜等到的却是女儿一句“有些伤害永远无法弥补”。

直至后来王朔的女儿结婚。

此前和王朔要好的冯小刚等人都到场送上祝福。

却独独不见王朔这个当父亲的身影。

有人说王朔没收到请帖,也有人说王朔不敢出席。



前两年有人拍到王朔与姜文一同聚餐的画面。

人们这才发现消失已久的王朔早已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

两鬓斑白的头发让孤家寡人的他看起来更加辛酸。

在最需要家人陪伴、子女照顾的年纪。

王朔能做的只剩下在一眼望到头的岁月里忏悔。



结语:

如今67岁的王朔已经许久不再掺和娱乐圈和文坛的事。

尽管网友们笃定他不缺钱也不缺女人。

但那份丢失的亲情将成为他余生最大的缺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