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平常下馆子,都想着吃得开心又实惠。可你知道吗?饭店里有些菜,看似诱人,实则暗藏 “玄机”。今天就来给大伙扒一扒饭店里最 “坑人” 的 8 道菜,内行人基本都不会点,以后再去饭店,劝你少点为妙!
鱼香肉丝:肉丝玩 “躲猫猫”
鱼香肉丝这道菜,酸甜可口,开胃下饭,很多人都爱吃。可你有没有发现,在饭店点这道菜,翻来翻去,肉丝少得可怜。一盘菜里,70% 都是笋丝、木耳和胡萝卜丝,剩下那 30% 的肉丝,说不定还是用边角料切的碎肉。厨师再浇上一勺浓稠的酱汁,往盘子里一盖,根本让人看不出来肉多肉少。成本可能都不到 5 块钱的菜,在饭店轻轻松松就能卖到 30 多 块 ,这利润空间,可真是大得很呐!
酸辣土豆丝:三块钱土豆变 28 元 “大菜”
土豆,那可是菜市场里最便宜的蔬菜之一了。三个土豆,成本撑死 3 块钱。饭店里呢,把土豆切成细丝,抓一把干辣椒炝锅,猛火快炒两分钟,撒点葱花,一盘酸辣土豆丝就上桌了。就这么一道普普通通的 “国民家常菜”,到了饭店,摇身一变,就成了 28 元一份的 “招牌菜”,利润直接翻了近 10 倍。虽说味道可能确实不错,但这价格,实在是有点虚高了。
水煮鱼:辣椒油里的 “成本刺客”
水煮鱼端上桌,红彤彤的辣椒油铺满整个盆,看着那叫一个豪爽霸气,让人食欲大增。可你知道吗,有些饭店做水煮鱼,可能用的是最便宜的草鱼,甚至是冷冻巴沙鱼。后厨呢,经常把鱼骨熬成汤来充数,鱼片切得薄得透光。再在底下垫上半盆豆芽、豆腐皮。更让人膈应的是,有些不良商家还会用 “回收油”,就是把辣椒油反复过滤使用。这么一盆成本不到 20 元的水煮鱼,卖给顾客却要 98 元,妥妥的 “成本刺客” 啊!
清蒸龙虾:活龙虾只是 “工具人”
要是请客吃饭,点上一只龙虾,那看着确实有面子。但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你得小心被 “调包”。饭店水族箱里活蹦乱跳的龙虾,等上桌的时候,说不定早就换成了冷冻货。活龙虾一斤能卖到 100 多,可冻龙虾一斤才 30 块左右。蒸熟之后,再淋上蒜蓉酱汁,一般客人还真吃不出来有啥区别。就这么一只龙虾,商家轻轻松松就能多赚你好几百块呢。
蒜蓉粉丝蒸扇贝:贝壳竟是 “老演员”
去饭店吃蒜蓉粉丝蒸扇贝,你有没有觉得扇贝肉又小又薄?这里面的原因可有点 “坑人”。很多饭店用的贝壳,其实是重复清洗、反复使用的 “道具”。他们把冷冻的贝柱泡点料酒去腥,铺在旧贝壳上,再抓一把便宜的龙口粉丝,浇上蒜蓉酱,蒸熟就完事了。成本也就 3 块钱一个的扇贝,摆盘之后,竟然敢卖 15 元。要是请客吃饭点这道菜,那可真有点像 “大冤种” 了。
刺身拼盘:小心 “以次充好”
日料店里的刺身拼盘,看着新鲜诱人,可里面的猫腻也不少。就拿三文鱼来说,鱼腩部位肥美价高,普通部位价格就便宜很多。有些刀工好的师傅,能把平价的三文鱼部位切成看起来像鱼腩一样,有大理石花纹的样子,以此来迷惑顾客。还有甜虾刺身,更坑人。那些解冻过头的虾肉,泡在冰水里之后,又能重新变得透明,可吃进嘴里才发现,肉质松散,一点鲜甜味都没有了。
红烧狮子头:绞肉边角料 “大集合”
红烧狮子头,一个个拳头大的肉圆子,香气扑鼻,让人看了就有食欲。但你知道吗,很多饭店做狮子头,用的都是绞肉机里剩下的碎肉渣做馅。为了让肉圆子更有黏性,还会掺大量的淀粉。做好之后,先油炸定型,然后浇上预制调料包。就这么四颗成本不到 8 元的狮子头,配上两颗青菜,就能卖到 58 元,还美其名曰 “手工现做”,实在是有点不地道。
清炒时蔬:烂菜叶的 “逆袭”
咱都觉得,点个清炒时蔬,总归不会踩雷吧?可你想错了。有些饭店专挑菜市场收摊前的 “处理货”,那些发黄的菜叶、发蔫的菜梗,拿回来用猛火重油一爆炒,黑乎乎的,根本让人看不出新鲜度。成本也就 2 块钱的一盘青菜,打上 “有机时蔬” 的标签,马上就能卖到 25 元。这价格,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所以说,咱们去饭店吃饭,点菜的时候可得留个心眼。多了解一下这些菜品背后的 “秘密”,就能少吃点亏,吃得更开心、更实惠。以后再去饭店,这 8 道菜,你还会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