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经济网品牌观察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明确自2027年3月16日起,食品标签中不得使用“无”“不含”“不添加”等宣称,确需强调配料含量低时需标注具体含量。新规旨在规范标签标识,避免误导消费者和不当竞争。
根据新规,食品中若使用“无”“不含”等词汇,相应成分含量必须为“0”;禁止使用“不添加”“未使用”及其同义语,如“零添加”“无添加”等。特别强调某成分含量低时,需在标签标明该成分在成品中的具体含量。食品添加剂、污染物等法规禁止添加或存在的物质,不得进行“无”“不含”宣称。
图文本网截图某电商平台。
本网从电商平台搜索显示,“零添加酱油”“零添加蚝油”等调味品为“零添加”宣称重灾区,相关产品外包装常以醒目“0”字标识吸引消费者。千禾味业、海天味业、松鲜鲜等企业回应称,支持新规并将在两年过渡期内完成标签调整,库存包装到期更换或销毁。欣和、莲花、鲁花等品牌表示正在排查产品,按新规整改。
同期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已禁止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面包、糕点等7类食品中使用,推动烘焙、预制菜等品类配料表“瘦身”。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超200款烘焙产品更换配方,采用天然防腐剂替代化学添加剂。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专家指出,标签规范将引导消费者科学认知,促使企业以真实创新竞争。2024年消费者调研显示,60%以上选购食品时优先查看配料表,健康化、清洁标签趋势加速。新规实施后,食品行业有望从营销驱动转向品质驱动。
撰文:徐丽丽
编辑:高小波
来源:大湾区经济网品牌观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