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盘中餐”,是家长的“心头念”,如今却成为某些人的“唐僧肉”!近日,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第二中学校原校长赵孟锁截留、套取学校食堂膳食经费案的查处详情被披露,真的是令人震惊与愤怒。谁能想到当孩子们捧着清汤寡水的饭盒时,校长赵孟锁正用他们的伙食费给自家亲戚"开绿灯"。


可以说这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戏码,堪称校园版《人民的名义》。2021年至2024年间,这位"食堂总管"带着小舅子、表嫂等18人组成"家族企业",硬生生从1072万膳食费里挖走420万。在赵孟锁的操控下,新鲜的食材被陈旧、劣质的食材所替代,本该提供的优质肉类,常常被大量的素菜所取代 ,而他的小舅子赵某亮摇身一变成了"蔬菜大王",每天往食堂送的土豆比市场价贵两倍。

不仅如此,为了顺利套取公款,他还安排餐厅协管员填写虚假的销货清单,并开具虚假税票用来报账 。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通过这种恶劣的手段,赵孟锁就套取了高达 161 万元的食材款 。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教育事业的亵渎,对学生权益的严重践踏 。

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2024年8月,纪委从校长办公室保险柜里搜出23本账,每一页都详细记录着"薅羊毛"的花样。最终,这位"硕鼠校长"被开除党籍公职,18名涉案人员全部落网,420万赃款被追缴。但是那些吃了三年"注水餐"的孩子们,胃里的委屈和心里的阴影,又该怎么弥补呢?

其实,这场闹剧也照出了教育系统的监管盲区。在专项整治、三令五申之下,仍有人敢把手伸向孩子的“饭碗”,关键还是在于制度的漏洞与监督的缺失。在汾西二中事件里,学校长期收取学生固定金额现金餐费,再由食堂负责人转入监管账户,资金管理缺乏透明与监督,给了不法分子暗箱操作的机会。而且食堂运营的关键岗位被校长的亲属占据,使得监管形同虚设,利益输送轻而易举。校园餐关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容不得半点马虎。希望这样的整治行动能在各地深入开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吃上安全、营养的饭菜!你家孩子的校园餐怎么样?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