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规定,铁路项目建设必须先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再纳入“五年规划”,方能启动建设前期程序。“十四五”已接近尾声,目前我国“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正在加紧编制中,各地也都在争取将一些重点项目纳入规划。
其中一些路网功能明显的时速350公里高铁项目,根据官方透露的信息,纳入国家下一个五年规划和新版中长期铁路规划的希望很大。但在线路走向和设站问题上,各地还未达成一致意见,还有待在下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
怀桂高铁是2016年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规划研究项目,但没有列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故在“十四五”期间无法开展前期工作。目前,湘桂两省区已达成共识,将积极争取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
线路北接张吉怀高铁、沪昆高铁,南连贵广高铁和呼南高铁,是串联湘桂两省区的重要通道,定位为高铁区域连接线。同时与黔吉高铁连通后,也是未来重庆至广州高铁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形成呼南高铁的辅助通道。
目前张吉怀高铁在区域内仍是断头路,其北上至呼南高铁的连接线(即张石澧高铁)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但南下沟通不畅。项目建设有助于填补湘西南高铁路网空白,并打通张家界、湘西、桂林的黄金旅游通道。
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就存在东、西两个线路方案的博弈。
其中东线方案覆盖邵阳西部地区,可带动武冈、绥宁、城步、新宁等未通铁路地区发展,串联崀山等自然遗产;西线方案线路较顺直,主要沿既有焦柳铁路,经过洪江、会同、靖州、通道等怀化南部下属县市。
但考虑到桂林方面需要经过龙胜和桂林枢纽的接入方案,西线方案为设计院的主推方案。后期,东西两个方案能否统筹兼顾,并辐射尽可能多的县市,将是后续深化研究的重点。
怀桂高铁的不同走向规划方案
江西省方面,目前也在积极争取昌福(厦)、长昌(九)、武咸昌等高铁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且希望很大。
其中长昌(九)高铁定位为“八纵八横”沪昆高铁和渝厦高铁的辅助通道,同时连通长沙西站和南昌西站、庐山站。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沪昆通道运输能力、填补路网空白和支持湘赣边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湖南省计划将该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规划,并在长赣高铁(长沙西至黄花机场区间)预留了项目接轨条件,但具体走向仍待两省协调。
该项目在江西省境内目前存在南北线两套方案,宜春市和九江市都希望线路经过下辖县市,同时也启动了相关前期研究。
湘鄂赣交界区域相关铁路规划(争取)示意图
其中北线方案经九江市下辖的武宁和修水县,在修水接规划武咸昌高铁连通南昌方向,在庐山站连接规划池九高铁;南线方案经宜春市下辖的铜鼓、宜丰、奉新、靖安等县,在靖安接武咸昌高铁连通南昌,在共青城接入昌九高铁连通九江。
2023年,宜春市宜丰、铜鼓两县率先启动了长沙至南昌(九江)铁路线站位方案研究;2024年,九江市也启动了项目方案研究。
连接江西和福建的昌福厦高铁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路线方案》中“福银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通道规划中,京港(台)高铁主通道中的南昌至福州段为利用既有昌福铁路,设计时速仅200公里,且客货共线,通道能力受限。
而昌福厦高铁作为京港(台)高铁主通道的重要补充,是赣闽两省之间的第二条、也是首条直连两省省会的时速350公里高铁项目,建设意义重大。
建成后可有效缩短南昌至福州和厦门两地的时空距离。南昌至福州的G字头高铁无需再绕道上饶,运行时间可缩短至2小时以内,至厦门也只需约2.5小时。
目前,沿线各地也在积极争取该项目。
早在2023年,江西省黎川县就完成了境内线站位方案研究,经黎川则意味着线路不会经过资溪和光泽;2024年,三明市也启动了项目引入三明地区方案研究,将争取线路在三明市区设站,这也是三明难得的时速350公里高铁过境设站的机遇。能否经过三明,也直接决定了线路在顺昌还是延平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