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领导人尤努斯在北京毫不掩饰地抛出橄榄枝,让舆论圈炸开了锅。他公开表示“印度东北七邦缺乏出海口,孟加拉国愿做海上守护者,邀请中国将其作为产业前沿”。这话说得明白又直白,与其说是邀请,不如说是明示“我们站队了”。


这种操作,难怪莫迪政府和印度网友急得直呼:“我们还想当南亚老大呢,怎么就有邻居给中国递梯子了?”其实,孟加拉国此举,目标不仅仅是赚中国投资那么简单。对于一个紧邻印度、人口超一亿但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选择谁做自己朋友圈的核心,是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在哈西娜领导的时期,孟中印关系一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可是,2024年那场颜色革命推翻了亲印政府,孟加拉国被迫重新洗牌。而特朗普主政美国期间的关税战,又堵死了孟加拉国向美靠拢的退路。于是,中国成了唯一能助其一臂之力的选项。


哈西娜时期,孟印关系曾享有“蜜月期”,但随着孟加拉国国内政治风向变动,新政府将反印牌打得响亮且坚定。如今,尤努斯希望引入中国资本,最直接的一步就是利用印度东北邦缺乏出海口这一点,而孟加拉国则充当“海上守护者”。这不仅可以在地缘战略上削弱印度影响力,还能为孟加拉国发展铺平道路。

从经济角度看,孟加拉国这盘棋很聪明。尤努斯访华时,明确提出了21亿美元的投资请求,涵盖建立中国工业经济区、水资源合作以及港口升级。这些不仅能解决孟加拉国的短期经济压力,更能从根本上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为什么选择中国?这里有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印度自身的经济状况。作为南亚大国,印度不仅没能带动周边小兄弟们的经济腾飞,反倒因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链不完善,连自己都跑不稳。相比之下,中国的对外投资不光财大气粗,而且擅长进行全方位产业升级支持——这一点对渴望发展制造业的孟加拉国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除了经济合作,孟加拉国还有个“大杀器”——水资源。尤努斯来访时,特别请求中国协助管理蒂斯塔河。这条河流向来是印孟两国争夺的焦点,如今孟加拉国愿意把水源管理交给中国,显然是不想再受印度的牵制。

同时,孟中签署的雅鲁藏布江-亚穆纳河水文信息交换协议,进一步与印度“斗智”。要知道,雅鲁藏布江的水电项目是中国近年来的重点工程,而印度对此一向心存芥蒂。通过与孟加拉国的合作,中国能够更好地推进雅鲁藏布江的开发计划,并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孟加拉国这次与中国的靠拢,无疑会在南亚地区掀起波澜。对于印度而言,孟加拉国的亲中政策意味着其东进战略的失利,也可能导致印度在南亚的影响力被进一步削弱。而对中国来说,在南亚找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不仅能拓展印度洋的经济版图,还可能让更多南亚国家效仿,增加其在这一区域的话语权。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好奇:孟加拉国这次赌局能赢吗?无论最终合作落实与否,孟加拉国已经成功把一张外交王牌摆上桌面。这不仅在短期内令印度反应不及,同时也给其他南亚国家提供了一个新范本。如果孟加拉国的大胆之举能够取得稳步进展,那对于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而言,将是质的飞跃。

总的来说,孟加拉国这次打出的“中国牌”,不仅是对当前困境的战略回应,更是一场以地缘经济为核心的冒险。对于印度来说,恐怕需要重新检讨其区域政策,否则,类似孟加拉国这种“另起炉灶”的选择,未来可能越来越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