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NBC新闻采访时表示,他对俄罗斯总统普京 “很生气”,并威胁称,如果他认为未能达成协议是 “俄罗斯的过错”,就将对俄罗斯石油加征二级关税。特朗普表示,对俄罗斯石油征收的关税将介于25%至50%之间。他表示:“当普京开始质疑泽连斯基的可信度,还开始谈论乌克兰需要新领导层时,我非常生气,怒火中烧。”
特朗普和普京(资料图)
普京的争议性提议始于一次核潜艇基地的视察活动。他在接见“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官兵时提出,由于乌克兰现政权“缺乏合法性”,国际社会应考虑在联合国监督下组建临时管理机构,推动乌克兰举行民主选举,产生“有能力且受人民信任的政府”。这一表态直接指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执政地位。对特朗普而言,这无异于对其外交成果的否定。普京突然绕过泽连斯基提出政权更迭方案,不仅动摇了特朗普精心打造的“和平缔造者”人设,更让外界质疑其对俄外交的实际控制力。
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围绕乌克兰冲突,俄方最终同意在30天内互不攻击能源基础设施目标。刚撂下电话,特朗普很快在白宫向福克斯新闻台吹嘘与普京的交谈“富有成效”,话里话外还不忘挑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据美媒彭博社报道,特朗普在采访中对中俄间日益紧密的关系表示谨慎,还宣称要阻止这两个国家“结盟反美”的可能,称中俄关系并非“自然而然”形成。
然而,看似和谐的通话背后,也存在着诸多分歧。对于美方提出的30天停火倡议,俄方强调了若干关键条件,包括对全线停火实施有效监督、停止乌克兰境内的强制动员及武装部队重新武装,还特别指出要完全停止对乌方的外国军事援助和情报支持。俄罗斯深知,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和情报支持,是俄乌冲突持续的重要外部因素。只要美国持续“拱火”,俄乌冲突就难以真正平息。并且,乌克兰政权此前多次破坏既有协议的行为,也让俄罗斯对其信任度极低。
俄乌冲突现场(资料图)
4月1日,中国外长接受了俄媒专访,从两国合作的历史根基、目前中俄关系的三大核心特质、面向未来的合作方向、中俄双边关系的战略价值与时代意义4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俄关系的“古往今来”。首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确立为法律原则;其次,中俄一直秉持着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推动两国合作实现从“互补性”到“全方位融合”的跨越。第三,中俄突破了传统大国竞争逻辑,以“三不原则”(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开创新型大国关系典范。
反观中俄,实际上中俄之间的关系在俄乌冲突开始之后就变得联系非常微妙。首先一点是拜登的做法,导致了这样的一种美国不想看到的情况发生。拜登在位时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削弱俄罗斯,他把俄罗斯当成了一个重要对手。对于拜登的做法,特朗普三番五次的对其进行怒喷,但是拜登毫不在意。呼吁各个国家孤立俄罗斯甚至是封锁俄罗斯,但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一直保持着非常频繁的贸易往来,两国也是一衣带水的兄弟国家。
特朗普(资料图)
说到经济这块儿,中俄之间的买卖已经做得非常大了,早就超过了千亿美金。现在,中国就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贸易好伙伴。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跟中国的经济来往,俄罗斯的经济可能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中俄两国在经济上互相帮助,就像是两国关系的一根大绳子,紧紧绑在一起。这种互补的经济关系,给两国的战略合作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特朗普对中俄关系的看法相当浅显,也很片面。他压根没看到中俄战略合作的牢固根基和真实作用,也没料到两国伙伴关系的牢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