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记者从县法院了解到,
该院“免于提交”工作机制
入选泉州市2024年度
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
十大举措。

同时,
延伸推进“免于证明”
“免于审批”
工作事项,
实现涉诉当事人立案、诉讼、执行
全流程服务链更加优化,
进一步推动“减证便民”
工作落实落地。

法院多服务 群众少辛苦

“不到五分钟,就办完了。”在县法院立案综合窗口,“超快速”的执行立案体验,让申请执行人钟某惊叹不已,他仅带一份执行申请书就办好了立案手续。“以前立案要自己带好材料,去公安部门申请查询户籍信息,时间就比较久一点。”钟某告诉记者,以往这样的申请执行立案要准备执行申请书、判决书、生效证明书和当事人身份信息等材料。如今,根据县法院“免于提交”工作机制,因诉讼已向法院提交过的信息材料或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生效证明等材料,可免于提交。“现在只要填写申请,法院就会帮我们调取相关的信息,再附上起诉书,不到5分钟就可以办完立案手续,确实很方便。”钟某说。


▲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耐心提供诉讼引导、答疑解惑

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得益于县法院推行的“免于提交”工作机制。2024年8月以来,县法院探索推行“免于提交”工作机制,与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签订《涉诉主体信息查询共享机制合作协议》,建立涉诉主体信息查询共享平台。对于涉诉当事人因涉诉需提供但无法提供的当事人身份证明、企业经营主体登记信息证明等材料,由法院经当事人申请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进行核验,通过专人查询、专人审批、全程留痕、留档入卷等措施,为涉诉主体提供“高效办成一件事”优质司法服务,有效地解决群众立案难、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


▲县法院、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签订《涉诉主体信息查询共享机制合作协议》

“当事人来窗口办理事项时,需提交的材料是本院系统已有或者跨部门可调取的,当事人可免于提交,比如案件生效证明、户籍信息、婚姻登记或者工商登记材料。”县法院四级法官助理谢清琴介绍,结合“一窗通办”服务模式,当事人即可实现快速立案,切实减轻群众诉累。

据悉,县法院“免于提交”工作机制精简当事人应提交的立案材料30%以上,截至目前,已累计为160余名涉诉当事人提供“免于证明”服务,与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共享数据信息200余条。

服务再升级 司法更有温度

“免于提交”是县法院推动“减证便民”工作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为突出“减”的便利,推进“实效化”应用,县法院根据“一站通办”原则,对部分风险可控、信息安全影响较小的申请事项,基于信用承诺方式,对符合“免于审批”事项的,由诉讼服务窗口当场完成、一站式办结。基于此,县法院推出全面推进“免批即享”阅卷服务,制定《关于优化案件卷宗查阅流程的实施方案》,取消原有的“承办人—承办庭室—庭室分管—档案部门”四道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中间环节,改由窗口“一次审批”“一次办结”。


▲县法院推进诉讼服务一站式办结

此外,县法院还积极推进“掌上化”办理,联合县自然资源局、税务局上线全省首个法拍房过户“全程网办”平台“法拍e掌通”,通过“法拍e掌通”,当事人无须多次往返多个部门窗口,实现全程网办“零跑腿”,一部手机即可做到一天拿证,实现信息高效互通、税费及时入库、产权快速过户的法拍智能联办“一键通”。


▲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

推行“一张表单”“一次性告知单”“一份通报函”,实现涉诉企业群众照“单”办事、一次提交、多次复用,为企业群众提供除审判外“全程网办、异地可办、全县通办”的各类“免于提交”诉讼服务事项……县法院一系列便民举措,不断激发司法服务群众的智慧动力。谢清琴表示,下一步,县法院将在“免于提交”机制的基础上,继续延伸推进“免于证明”“免于审批”工作事项,实现涉诉当事人立案、审理、执行全流程服务链更加优化,让司法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声明:转载须注明来自“安溪法院”公众号,且应保持标题和内容的完整性,不得擅自歪曲、篡改或删减标题及内容。

本期来源:安溪融媒

本期编辑:融媒体工作室 唐巧云

曝光台 | 安溪法院新一期失信被执行人曝光!

安法动态 | 会议部署、清明追思、媒体聚焦、巡回审判、获赠锦旗……一周新鲜事速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