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葛俊俊
坑洼道路变坦途、新增临时停车位75个、新增非机动车充电位19组、小区路灯全面焕新升级……这一系列老旧小区品质提升成果的背后,凝聚着曹路镇金群苑小区居委、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的共同努力与智慧,他们并驾齐驱,探索了改造“新思路”,开辟出了升级“新路径”。
金群苑小区。
改造过程中,从汇集民情民意、“定制”改造方案再到推进项目进展,这支团队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难题,更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金群苑小区分为南北两个小区,南区30栋楼,北区4栋楼,同属一个居委。”金群苑居委会副书记、主任蔡旖旎介绍,曹路镇金群苑小区为动迁保障房小区,共有居民2396户,2015年底回搬入住。
“道路问题比较突出,路面坑坑洼洼。我们小区老年人比较多,地面不平整对他们来说隐患重重,之前已发生过因路面而导致的扭伤事件。在居民多次提出意见和建议后,我们与业委会、物业进行了沟通,认为这条路的修缮工作刻不容缓,必须及早提上日程。”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系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金群苑小区,作为老旧小区中的一员,同样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小区内部道路堪忧,逐渐出现起砂、裂纹和坑洼现象,部分路段路面基层甚至裸露在外,存在安全隐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日渐增加,居民停车难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小区物业服务亟待提质增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此项工作同样迫在眉睫。
为了推进小区改造顺利进行,金群苑小区采取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党建引领“定”方案。小区党支部牵头,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居民意见。经充分讨论,决定使用维修基金修缮道路,并重新规划、改造停车位和绿化。
第二步,规范程序“广”宣传。党支部与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共同梳理维修点,召开听证会、协调会,力求施工影响最小化。成立宣传小组,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消除业主疑虑。
第三步,聚焦目标“夯”基础。施工前,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值守施工点位;业委会做好解释工作;物业妥善安排车辆停放。为维修工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我们充分依托‘居民区—微网格—楼组’三级网络体系,由党员干部带头成立宣传小组,将社区党员、楼组长、第二楼组长、能人达人等纳入工作队伍,成为居民区的‘眼睛’,观察民情;成为‘耳朵’,倾听民意;成为‘嘴巴’,传达民声。”蔡旖旎表示,正是得益于大家的齐心协力,最终改造方案以93.75%的同意率高票通过业主大会。
修路中。
2023年11月23日,金群苑道路维修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2月中旬,完工。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困扰居民多时的“关键小事”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小区面貌随之焕然一新。
道路前后对比。
居民关切的停车问题也得到了显著缓解:通过路面停车位的重新规划与调整,新增了机动车临时停车位75个;增设非机动车充电位19组,共计增加190个充电位。
篮球场前后对比。
此外,小区内的路灯也全面焕新升级,璀璨的灯光照亮了居民出行之路;对小区道路弯角,楼前楼后荒僻角落、地块也进行修缮、整理、补绿、种绿,积极推进垂直绿化建设,更大程度地改善了小区的绿化环境;篮球场周边区域,增设了休闲座椅,让居民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能“坐”享幸福时光。
除了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物业服务优化也是提升小区环境的关键一环。在“三驾马车”协同下,对保洁队伍进行重组与调整,确保小区环境整洁有序;制定了高效的小区物业巡查制度,确保小区安全无死角。最终,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金群苑南北两区都顺利完成了物业费调价工作。
“在整体环境改造和物业服务提升的双重助力下,金群苑小区的颜值和品质实现了‘双提升’。我们在高效解决居民诉求和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让大家倍感暖心。”蔡旖旎说。
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蔡旖旎认为,居委工作的日常虽由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组成,但把业主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把业主“家里的事”视为“自己的事”,是每一个居委工作人员的不懈追求。新时代、新要求,金群苑居委将继续深耕“党建引领”“社区自治”,不断深化“三会”制度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践与创新,致力于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曹路镇金群苑居委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