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妆品行业的 “芯片战争” 中,中外原料创新正上演着一场跨越洲际的深度对话,贝泰妮集团以产学研医的理念,携手全球护肤力量重构原料创新的底层逻辑。



中法科研协同:定义活性原料创新的多种可能

近期,贝泰妮与国际化妆品化学家学会联合会(IFSCC)进一步深化合作。2025 年,IFSCC 轮值主席团成员、法国化妆品协会主席 Richard Leroux 博士率团访问贝泰妮上海研发中心,双方就活性原料研发趋势展开对话,提出 “天然与合成协同创新” 的新思路。



贝泰妮以云南特色植物为核心,结合现代生物转化技术,已成功开发13款化妆品新原料,其原料备案量居国内美妆企业首位。而法国学界在肽类研究领域的百年积累,为合成类原料提供了科学支撑。访问期间,Leroux博士团队参访了贝泰妮上海研发中心,高度肯定了贝泰妮在皮肤学研究和植物资源开发领域的成果,认为其“双向赋能”策略为全球活性原料开发提供了教科书级案例,“贝泰妮的科研水平已展现出赶超欧洲企业的潜力,其‘医研共创’模式为行业提供了范本”。

生态级创新网络:从中国方案到全球智慧的范式输出

其实,贝泰妮的全球化布局不仅限于技术合作,更注重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2023 年 11 月,贝泰妮集团与法国圣路易斯医院皮肤研究中心在巴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贝泰妮法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法国研究中心以“产学研医” 模式为核心,通过整合中法两国科研资源,推动皮肤学研究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除与中法专家的深度协作外,集团还构建了“昆明+上海+巴黎”的全球研发布局,通过 “多品牌战略”,贝泰妮旗下薇诺娜、瑷科缦等品牌覆盖不同细分市场,集团年研发投入占比超 5%,累计发表 SCI 论文 300 余篇,制定团体标准 55 项。依托云南 “植物王国” 资源,贝泰妮旗下产品及研究成果辐射东南亚及 “一带一路” 国家,推动植物健康产业的国际化。同时,通过持续输出 “产学研医” 范式,贝泰妮正从中国皮肤健康方案的提供者,转型为全球皮肤健康生态的构建者。



从贝泰妮的实践不难看出,在全球化竞争中,中国企业正以“全球智慧 + 中国方案”的创新路径,重塑美妆产业格局。贝泰妮法国研究中心与中法科研合作的深化,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技术创新的标杆,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美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蜕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