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六斤橘子
本文字数:1617字
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我们不能以头部赛事的极端案例代表整体,也不能用舆论热度代替冷静观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马拉松一签难求,是局部现象,并不代表整体水平。
田协在三月发布了一年一度的路跑赛事蓝皮书,以前叫马拉松蓝皮书,从2023年开始明确为“路跑赛事”,因为马拉松也属于路跑的一个项目。相比于往年,今天蓝皮书的数据维度更加丰富,在统计口径上也进行了一些优化,最为直观的,就是关于赛事数量的问题。
统计口径优化:真实还原“纯路跑”
过去,关于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的统计一直存在混乱,媒体和研究机构引用的数据也往往缺乏统一标准。2019年蓝皮书曾记录全年马拉松及相关赛事为1828场,但这一数字实际上包括了“800人以上的路跑赛事”和“300人以上的越野赛、其他类项目”。换句话说,当年统计的并非“纯路跑”数据。
当年,越野跑等非路跑赛事也是纳入到管理和统计当中,2022年后由于项目管理权限的变更,收窄为纯路跑赛事,因此我们看到2023年开始的报告赛事总量与2019年有很大的差距。今年新版的蓝皮书将2022年之前的非路跑赛事进行了单独颜色进行标注,可以看出差距缩小了很多。这一统计方式的变化也让横向对比更加科学。
2018年-2024年路跑赛事场次概况
马拉松赛事数量恢复至疫情前了吗?
不少跑圈朋友会问:为什么感觉赛事越来越火,数据却看不出明显增长?这其实是对数据维度理解的偏差。从蓝皮书来看,2024年全国共举办各级各类路跑赛事749场,总赛事规模达到704.86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加了100万人次。其中国田协认证赛事330场,覆盖471.56万人次。
如果与2019年数据对比,2019年赛事规模为712万人次,但当中包含大量非路跑赛事。从“纯路跑”角度来看,2024年的参与热度实际上已全面回升,甚至超过了2019年。这也和许多从业者“比以往更热”的感受是高度一致的。
2019年-2024年路跑赛事规模概况
进一步拆分数据,2024年全国共举办马拉松赛事254场,已超过2019年的249场;半程马拉松赛事442场,也仅与2019年的462场相差20场。尽管2024年认证政策更为严格,但认证赛事数量不降反升:全马180场,半马141场。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认证赛事中,全程马拉松项目的参赛规模达100.3万人次,占全部马拉松赛事完赛人数(116.64万人次)的86%。换句话说,真正支撑全马赛事供给的,依然是认证赛事体系。
2019年-2024年路跑赛事类型分布
马拉松真的供不应求吗?
从去年开始,上海、无锡、武汉等多场马拉松赛事报名人数超过20万人,甚至2025年部分赛事超过40万人,大赛报名人数屡屡突破,各类关于马拉松赛事“中签难”的稿件满天飞。但中国马拉松赛事整体真的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吗?其实蓝皮书的数据已经给出了答案。2024年认证赛事总规模为471.56万人次,但是总完赛为220.54万人次,这两组数据放在一块,就能够得出供不应求是伪命题的结论。
赛事总规模是指的竞赛规程公布的设项规模,完赛的数据是根据芯片计时的成绩数据,这二者之间为什么能差这么多?因为这其中还差了两个数字没有进行统计,那就实际报名人数以及现场参赛人数。举个例子,假如赛事规模1万人,可能实际报名8000人,实际参赛人数可能不到6000人,完赛5000人,因此总规模和总完赛差出了将近一半人,当然健康跑等没有芯片计时的项目没有计算到完赛数据当中,就算考虑这一因素,二者的差值也如此之大。从全国总体的赛事情况来看,赛事名额的供给,是远远大于需求的,只不过头部赛事供求矛盾凸显,如果只是想跑一场比赛,或者跑一场认证赛事,应该是很轻松的。
2019年-2024年中国认证赛事完赛人次对比
从总需求角度,不看人次,只看人数,其实更加直观:2024年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总完赛 119.10万人,其中马拉松项目完赛 34.54万人、半程马拉松项目完赛98.80万人。全马项目加一起就34万人,这34万人跑全国的比赛,怎么可能供不应求?只是一旦这些人群都只去报名北马、上马、锡马,那中签率当然就低了,但我们不能以头部赛事的低中签率反推出跑马越来越难的结论。
此外,马拉松不是一项高频运动,大多数跑者一年参赛1-2场就已足够。从蓝皮书数据看,马拉松跑者年均完赛1.83次,半马为1.54次。那些高频参赛者只是少数,并不能代表整体。
年度认证赛事选手总体完赛频次分析
实际上,无论是赛事供需关系,还是跑者结构和参赛习惯,蓝皮书都给出了清晰答案。我们不能以头部赛事的极端案例代表整体,也不能用舆论热度代替冷静观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马拉松一签难求,是局部现象,并不代表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