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爆发新一轮关税战,为何说中国后发先至,占据了主动权?特朗普开出的谈判条件又是什么呢?
特朗普对全球施行“对等关税”,让中国输美商品平均税率达到惊人的54%。中国第一时间就采取了反制措施,不是中国不愿意和特朗普谈判,而是因为特朗普拒绝谈判。按照特朗普的说法,美国的条件就是,要想美国降税,中美贸易差问题就必须解决,否则中美不可能谈拢,更无法达成协议。
特朗普之前还口口声声称“对等关税”不会有任何豁免,可现在口风突变,突然将贸易差问题和关税问题挂钩,这既是图穷匕见,也是在玩极限施压。说白了,在特朗普这里,加征关税只是手段,实现美国贸易顺差才是目的。特朗普1.0时期就已经在玩这一手了: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关税战;2020年,中美签订了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当时,中国是答应了特朗普一些条件的。中国为什么会答应?就是想靠加强经贸合作来让特朗普有所顾忌。但特朗普产生了错误判断,在他看来,这就是自己的极限施压成功了。尝到甜头的特朗普自然会在2.0时期,重新搬出极限施压的老套路,并且确实成功地割了格陵兰岛、巴拿马等多方弱小势力的韭菜。特朗普便想要对全球进行极限施压,在他看来,全球国家都会因为高额关税,而争先恐后地对美国低头,然后自己的操作空间就很大了,可以割全球韭菜。
可事实证明,特朗普是打错算盘了。按照美国剧本走的国家确实也有,比如越南。但更多有实力的国家选择了对美国进行反制。比如中国就“11箭齐发”,欧盟也说自己要进行精准报复,中欧两个大型经济体如果能统一战线,那美国也不得不掂量掂量后果。所以可以看到,美股就在中国反制当天再次暴跌,说明资本对美国经济的坚定信心已经不复存在。
相反,中国却有着足够的信心应对这一轮关税战。《人民日报》发文强调4点:第一,美国关税会对中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但“天塌不下来”。为什么?在供应链全球化的今天,美国对中国制造的需求比较大,并且短期内美国是无法找到替代国的。说白了就是,就算中美贸易真的完全“脱钩”,咱们失去的也不过就是一个海外市场,但更多新兴的海外市场还等待着中企进军,在去年,东盟就是咱们的最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将因为部分商品短缺,通胀问题完全可能加剧,美联储也没啥办法解决这种因物价上涨所引发的大难题;第二,我国经济企稳向好,应对美关税冲击有底气、有信心。这主要源于我国经济韧性。
第三,面对美滥施关税的乱拳,我们心中有数、手上有招。从特朗普到拜登的这8年,美国的各种牌,中国也基本摸清了,特朗普卷土重来,中国完全可以凭借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击败特朗普;第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应对外部环境调整。制造业实力强,是中国最大的优势之一,而美国制造业病入膏肓,不是靠特朗普加关税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中美博弈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要守住制造业的领先优势。如此一来,就算特朗普真的利用关税逼得一些小国低头,那美国的制造业在中国面前依旧是不够看的。这意味着中国商品依旧可以凭借着竞争力优势强登美国市场的门,中国贸易顺差的地位也根本无法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