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记者 王洋 摄影 姚文生
“啪!春至河开,绿柳时来。梨花放蕊,桃杏花开,遍地萌芽在土内埋……”醒木一拍,“哪吒”登场,昨天,天津市曲艺团特邀评书演员叶蓬在中国大戏院演绎评书《哪吒》。
这部评书是取材《封神演义》的传统剧目,讲述了哪吒与东海龙宫之间的恩怨情仇,跌宕起伏的情节深受观众喜爱。当天下午,中国煤矿文工团青年演员叶蓬,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演将第一回《哪吒出世惊天地》的故事娓娓道来。
叶蓬师承相声表演艺术家王谦祥,他说:“我平常说相声,从2014年开始在北京的书馆说书。这回来天津说《哪吒》,希望用一个年轻说书人的视角,把我心目中的哪吒形象呈现给观众,这个节目不同于原著小说,融入了个人理解和时代元素,以适应现代观众。几年前我在北京演绎过短篇评书《哪吒》,这次重新做了一些调整,加入了天津元素,希望得到天津观众的检验。”
2月初,叶蓬曾来津演绎评书《胭脂》,向天津评书名家刘立福致敬。谈及北京评书与天津评书的区别,叶蓬直言:“随着京津冀的融合,它们的区别越来越小。北京的一些书目是大开大合的,天津的一些书目更加细致、市井化,这跟天津的码头文化有一定关系,很多民国书目中的故事在天津确实发生过,所以在天津说书,观众的代入感更强。”
“我在网络平台听过叶蓬说的评书《霍比特人》,觉得很好,这次一连买了三场评书《哪吒》的票。”“90后”曲艺爱好者高健告诉记者,短篇评书适合生活节奏忙碌的年轻人听,他曾听过其他表演者演绎的《哪吒》,希望感受不同的风格丰富听书体验。在演出现场,记者发现观众群体以年轻人为主,有近2成观众是小朋友。带着7岁女儿来听评书的代女士表示:“孩子对哪吒这个主题特别感兴趣,我之前也喜欢听评书,看到这个演出信息后,直接用文惠卡买了票。我觉得评书这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哪吒元素的结合是一种文化碰撞,能够吸引到青少年群体,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评书《哪吒》还将于4月13日、20日在中国大戏院演出《小英雄闹海斗石矶》《成大道再塑莲花身》两回。天津市曲艺团艺术室副主任张晓琥介绍:“这是天津市曲艺团‘说唱津门’系列演出之一,截至目前评书《哪吒》的三场演出票已全部售罄。后期我们还会推出西河大鼓书《寇准》《包公案》等专场,让游客感受非遗魅力。”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