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瑙鲁驻华使馆开馆,该国在去年1月与中国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瑙鲁”这个国名写起来麻烦、念起来费劲,却完全符合音译规范。

该国位于中太平洋,由一个独立的珊瑚礁岛和周边海域构成,陆地面积仅2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和面积第三小国家(仅超过梵蒂冈和摩纳哥)。该国的官方语言是英语,瑙鲁语是通用语言,但使用瑙鲁语的人大多兼用英语。“瑙鲁”的英文是Nauru,读作/nauru:/,按照英汉译音规则,/nau/译作“瑙”、/ru:/译作“鲁”,“瑙鲁”是规规矩矩的音译国名。

“Nauru”在瑙鲁语里写作Naoero,据说源自瑙鲁语单词Anaoero,它表达的意思是“我走向海滩”。瑙鲁人为什么这样称呼自己的国家呢?原因大概就在于国土面积:该国21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仅为北京市二环区域面积(62.5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全岛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4公里;无论身在该国何处,海滩都堪称近在咫尺,徒步即可抵达,这可不就是“走向海滩”。

1798年,英国船长约翰·费恩的商船“亨特”号(Hunter)来到瑙鲁,他成为第一个记录这个地方的西方人。由于该地风景优美,费恩称之为“怡人岛”(Pleasant Island)。

费恩大约出生于1768年,卒年不详。1798年上半年,他率领“亨特”号驶离印度的加尔各答。“亨特”号是一艘新船,以时任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州长约翰·亨特的姓氏命名。费恩的船先后去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当年10月从新西兰启程北上,先是发现了位于南太平洋的亨特岛(也有人称之为费恩岛),11月8日发现“怡人岛”,也就是瑙鲁。为此,瑙鲁曾在1974年为费恩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他的名字还曾出现在瑙鲁银行1994年发行的10元银币的正面。

“怡人岛”名不虚传。1994年,俄罗斯小男孩亚历克斯·阿基莫夫(Alex Akimov)在一本地理书上看到瑙鲁的风景图片,从此对这个地方念念不忘。30年后,他不仅如愿以偿来到这个国家,而且写了一本书《关于怡人岛的怡人书》(Pleasant Book on Pleasant Island)。阿基莫夫称瑙鲁是“小国家,大心脏”(a small country with a big heart),他所说的“大心脏”就是瑙鲁的行政管理中心所在地亚伦区。瑙鲁不设首都,亚伦区发挥着事实上的首都功能,全国所有重要机构都在这里。(仁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