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媒体《星期日世界报》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官员在布鲁塞尔探讨了中国参加乌克兰维和部队的可能性。最近,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3月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说,有关报道完全不属实。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泽连斯基(资料图)
其实,近期有关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的讨论不绝于耳。英国首相斯塔默提出“自愿联盟”计划,意图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还为此召开闭门会议与二十多个国家的高级军事官员商讨具体方案,甚至传出其提议建立一支由10000名士兵组成西方维和部队的消息 。但这一计划面临重重阻碍。俄罗斯方面,普京早就表明,坚决不允许北约国家军队以任何名义进入乌克兰,哪怕打着“维和”旗号,俄方认为这会严重威胁其国家安全。美国方面,特朗普政府对欧洲的这一计划态度暧昧,虽与俄罗斯有所沟通,却并未公开支持,甚至私下觉得欧洲靠自身难以震慑俄罗斯。而在欧盟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英法主导的“自愿联盟”未能得到所有成员的支持,诸多国家对派兵一事持怀疑态度,况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期望维和部队规模达10万以上,这对欧洲而言几乎难以实现。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德国媒体突然炒作“中国可能参与乌克兰维和”的消息,背后意图值得深挖。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维和事务中有着重要地位,并且在乌克兰问题上一直秉持中立立场,积极开展外交斡旋。如果中国派兵参与乌克兰维和,欧洲或许能借此突破俄罗斯的反对,为其“自愿联盟”计划增添合法性。
泽连斯基(资料图)
然而,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坚定不移且清晰明了。中国并非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始终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俄乌双方主权,坚定地推动和平谈判。早在2023年,中国就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明确反对军事干预,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实现停火。中国特使多次开展穿梭外交,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为推动和平解决危机付出诸多努力。今年3月7日,中国外长王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着重强调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危机,并未提及中国会考虑派遣维和部队。
从现实情况来看,即便未来乌克兰战后需要维和部队,中国参与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中国与俄罗斯保持着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任何军事行动都需谨慎考虑,避免影响两国关系。而且,欧盟近年来在贸易、科技等多方面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不断进行打压。倘若中国派遣维和部队,欧盟是否会调整对华政策?再者,乌克兰战后局势复杂,东西部地区政治立场严重对立,维和行动对协调能力和执行力要求极高,维和部队如何保持中立、怎样与俄乌军队协调,都是巨大难题。
泽连斯基(资料图)
综合种种迹象,欧洲媒体炒作“中国或向乌克兰派兵维和”,大概率是一次试探,甚至是舆论操纵。中国一直坚持促和不助战、劝谈不派兵的立场。若未来真有维和需求,中国大概率会通过联合国安理会的正规渠道参与,而非加入欧洲的“自愿联盟”。欧洲方面,与其费尽心思拉中国“入局”,不如切实思考如何推动乌克兰的和平进程,让乌克兰摆脱地缘政治的困境。毕竟,冲突持续越久,欧洲自身的处境也会越发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