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消息,特朗普一直在推动伊朗无核化。本月初,特朗普称致信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警告如果未能达成核协议,美国可能会“采取军事行动”。但哈梅内伊拒绝了特朗普的谈判尝试,称他“霸凌”,并表示,特朗普破坏了先前的协议——2018年,时任总统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因伊核协议而豁免的对伊朗的制裁。伊朗一直表示其核计划用于民用目的,并否认正在寻求核武器。
特朗普(资料图)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即伊核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则解除对伊制裁。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督查伊朗履行协议情况,也多次确认伊朗履行了该协议。协议还规定,若伊朗在未来十年内违反协议,联合国将重新对其进行制裁,这意味着协议有个十年的期限,而今年2025年,恰恰就是协议即将到期的关键节点。
特朗普上台后,对伊核协议态度强硬。2018年5月,他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因伊核协议而豁免的对伊朗的制裁。这一单方面举动,打破了伊核问题的原有平衡,使得伊朗核问题再次陷入僵局。进入2025年,眼看十年之约将至,特朗普政府在伊核问题上动作不断,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伊朗就范。先是3月初,特朗普亲笔给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要求重启核谈判,并限定伊朗必须在两个月内达成协议,否则将面临“很坏、很坏的结果”。随后,美国五角大楼宣布将B - 2隐形轰炸机群调往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基地,同时把原本部署在亚太的“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紧急驰援中东,与“杜鲁门”号组成双航母编队,这一系列军事调动,无疑是对伊朗的武力威慑。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伊朗方面态度坚决。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回应特朗普的信件时,明确表示伊朗不会在威胁和胁迫下与美国进行谈判。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公开表示,伊朗不会在枪口下谈判,绝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伊朗外长阿拉格齐通过阿曼向美国转交了回信,强调伊朗拒绝直接谈判,除非美国取消制裁并撤回军事威胁;不过,伊朗也表示可以继续之前的间接对话,但前提是美国必须证明其可信度。同时,伊朗一直强调其核计划完全用于民用目的,并非寻求核武器。
特朗普(资料图)
在特朗普威胁对伊朗进行轰炸,并对其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后,伊朗方面迅速做出回应。伊朗《德黑兰时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伊朗的导弹“已装载到所有地下导弹城的发射架上,随时准备发射”,并警告美国,打开潘多拉魔盒将让美国政府及其盟友付出沉重代价。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伊拉瓦尼也向安理会递交严正声明,强调伊朗将“迅速且果断”回击任何侵略行为。
俄罗斯也对美国的举动表示担忧。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发出警告,称军事打击伊朗将带来“灾难性后果”。一直以来,俄罗斯与伊朗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在伊核问题上,俄罗斯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反对美国单方面的制裁和军事威胁。
国际社会对美国与伊朗之间紧张局势也高度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紧急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强调对话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欧盟外交官员也表示,美国的做法可能导致局势失控,希望各方保持冷静。毕竟,一旦美伊爆发冲突,不仅会给两国带来巨大损失,也将对整个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特朗普(资料图)
从目前形势来看,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强硬态度,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一方面,特朗普希望通过对伊朗的强硬立场,展现自己的“硬汉”形象,以此拉拢国内保守派选民,为未来的政治布局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伊朗核问题一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议题,特朗普试图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巩固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然而,这种极限施压的策略,无疑是在玩火。伊朗不会轻易屈服于美国的压力,一旦局势失控,美国很可能陷入与伊朗的战争泥潭,这对于已经在中东地区耗费大量资源的美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对于伊朗而言,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坚持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是其不可动摇的底线。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社会的斡旋与调解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和平谈判,寻求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或许才是化解伊核危机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