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人先健康起来

文/周铁再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曾经如一声号角,奏响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激昂乐章。而如今,“让一部分人先健康起来”,同样承载着时代的使命,成为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

在今年的两会中,体重管理被郑重提出,这一举措犹如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随着国家的重视,一系列配套措施也将逐步落地。这意味着国家已经行动起来,要为国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不再任由体重毫无节制地增长,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更与整个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

每个人的体重,远不只是简单的胖瘦、轻重的概念,其核心在于对健康与否的深刻认知;每个人的体重管理,也不是仅仅依靠控制饮食量和质量的规则约束,而是一场关乎家国情怀与民族强盛的认知升华。它是我们对自身和国家发展责任的觉醒,是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对民族命运的担当。

回顾我的人生历程,身高1.76米的我,38岁之前一直吸烟,那时体重维持在130斤左右。在38岁成功戒烟后,体重自然增长到140斤,并长期稳定在这个水平。从自身经历得出一个切实的结论:吸烟的人戒烟后,体重通常会增加10斤左右。在后续的漫长岁月里,我能始终将体重保持在健康的140斤上下,这背后有一些切肤之感悟。

一、以书为友,智启健康

读好书,对我而言,书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甚至如同餐桌上一道诱人的美食。全家人围坐吃饭时,当过兵的我吃饭速度较快,吃完后便在餐桌旁看书,直到家人都用餐完毕再去收拾。这样做,一方面能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充实自己;另一方面,也能为家中后辈树立热爱学习的榜样。读书与体重看似并无直接关联,实则不然。表面上看,读书的行为发生在吃饭之后,但本质上,读书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深入思考,才能形成清晰的认知和正确的价值观。当我们的思维变得敏锐而深刻,就会明白饮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维持生命健康的重要环节。我们会懂得如何选择食物,避免因盲目进食而带来健康问题。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饮食这件事上,读书能让我们“思明白”,进而“知如何端碗”。人不同于动物,不能仅仅凭借本能进食,而要用智慧去引导饮食行为。读书带来的最大收获,便是让我们学会灵活思考,学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年少时,人们比拼的或许是聪明伶俐;年轻时,比拼的是勤奋努力;而年老时,比拼的则是一生积累的修养。读书能武装我们的头脑,进而指挥我们的嘴巴,让我们少吃对健康不利的食物,避免因错误饮食引发疾病和麻烦。

二、心怀善念,德润健康

做好事,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秘诀之一。追逐梦想,需要满怀热忱和情怀,这样的梦想才具有真实的力量;做事,唯有坚守初心,才能收获理想的成果。无论拥有权力还是财富,没有人是真正的愚笨之人,但最怕的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视甚高。其实,我们都应该秉持一颗感恩之心,这是做人的根本。当我们以感恩为出发点,去认识和感受这个美好的时代,自然而然就会默默去做那些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感恩就是要铭记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并尽力去回报他们的恩情。人心就像一杆最精准的秤,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伤害他人还是帮助他人,最终都会得到相应的回应。如果我们每月拿出几百元去做善事,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虽然花费的可能是节省下来的钱,但内心会感到无比地踏实和满足。这种良好的心态能让我们心情舒畅,身体机能也会随之处于良好状态,气血充盈,新陈代谢顺畅,营养吸收均衡,身体自然就会保持健康,既不会因肥胖而行动不便,也不会因营养不良而面色憔悴。如此一来,何乐而不为呢?做好事不仅是对他人的关爱,更是对自己健康的投资,是一种双赢的生活智慧。

三、食之有道,家系健康

吃好饭,在这个和平繁荣的时代,我们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就连家养的宠物都常常因为营养过剩而体态丰腴,甚至引发肥胖相关的疾病,更何况是人类呢?想要保持健康的体魄而不被肥胖困扰,有两个关键因素必须把握。其一,要用心爱护家人,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只有家人之间感情深厚,相互关爱,才会有人愿意为你精心烹制健康美味的饭菜。从年少时一起成长,到年轻时不离不弃,再到年老时相互陪伴,浓浓的亲情是家庭幸福的基石,也是健康饮食的保障。倘若家庭关系淡漠,只能依靠外卖解决一日三餐,长此以往,健康必然会受到威胁,甚至可能会“被外卖掉”自己的健康。其二,要重视与老百姓的关系,他们是我们生命健康的坚实后盾。老百姓辛勤劳作,种植和养殖的食物大多不使用农药、化肥、添加剂和杂乱的调味品,采用传统的种养和烹饪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最天然、最健康的食材。然而,要与老百姓建立起深厚的情谊,绝非易事,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也不是靠一点小恩小惠就能达成的。我们必须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着想,将好事、实事持久地做到他们的心坎里,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材。在饮食方面,我们不能盲目相信一些所谓专家的片面之词,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四、奔跑不止,动铸健康

跑好步,我对跑步的热爱,并非源于对马拉松的追求,而是与我长达20多年的兵营生活密不可分。在部队的日子里,我养成了跑步的习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也逐渐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健身方法。跑步的益处,只有坚持跑上几十年,跑出十万八千里的路程,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否则,就只能人云亦云,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奥秘。在我眼中,跑步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它有着独特的魅力。跑步可以像食物一样,给予我们能量和活力;可以像书籍一样,让我们在奔跑中思考人生,收获成长;可以像医生一样,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远离疾病;甚至可以像亲密的爱人一样,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孤独或快乐的时刻。人生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即使是乞丐,他们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在体重管理这件事上,每个人都拥有主动权,体重的控制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持跑步需要长期的毅力和决心,只要我们能够坚守这份信念,就一定能收获满满的自信和健康。跑步,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修行,是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

站在2025年的春天,回首过往,展望未来,我深刻地认识到,体重管理绝非仅仅是简单的卡路里计算,它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它蕴含着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因为健康的身体是生命得以延续和绽放光彩的基础;它承载着对历史的铭记,回顾过去,我们更加明白健康对于个人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它更体现了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只有珍惜每一个当下,积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140斤的体重数字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波动,但在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天平,它称量着那些比肉体更加永恒的精神重量。这种精神重量,是对健康生活的执着追求,是对家国责任的勇敢担当,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让我们以健康为起点,携手共进,开启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时代新征程。



【作者简介】周铁再(男),河南省卢氏县人,二十三年从军路,戎马半生一世缘。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记录些生活感受,于是就这样做了,乐此不疲,与朋友共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