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工作中,来不及好好吃午饭,点份外卖吧;心情有点郁闷,喝杯奶茶,转换一下心情;手头上的工作有点烦或有点乱,吃点零食吧,用这种方式缓解一下压力……如果你也是上班族,这是不是你或你的同事们的日常?但这样的饮食习惯不太健康,尤其不利于减重。

那么,寄希望于下班后或节假日的锻炼减肥吧。但是,健身卡买了,锻炼的服装、装备也花了不少钱,最后又败给了“懒病”。

上班族如何健康减重?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盒马近日正式发布《健康无需“负重前行”:当代都市“碌”人的轻健康觉醒》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既为不同人群提供了差异化的“轻健康”指南,也为行业提供了最新洞察与趋势研判。像上面说的两种人,在报告中被称为“朋克加班人”和“懒系减肥族”,可以从《报告》中找到这两种人存在的问题以及在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对策。

“既要也要”的都市“碌”人如何减重

《报告》聚焦都市中忙碌的人群,这一人群被统称为都市“碌”人,他们在健康饮食和科学减重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既渴望科学专业的健康指导,更需要省时省力的便捷产品和碎片化的场景适配方案,这种“既要也要”的多重诉求,推动着健康消费向着轻量化、场景化和悦己化转变。

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对都市“碌”人和健康行业的深刻洞察,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盒马发布了上述《报告》。通过对都市“碌”人生活习惯、工作压力和饮食习惯等维度的观察,《报告》将都市健康消费主力拆解为四类典型人群,分别是朋克加班人、高敏感症候群、懒系减肥族和成分洁癖党。在追求健康生活的路上,他们有着不同的行为特征和消费诉求。


其中,高敏感症候群是指在情绪和睡眠方面有突出问题的人群;成分洁癖党则是在购买食物时会关注食物的营养成分表的人群,其中配料、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对于前者,《报告》建议用“放青松”“禁止蕉虑”等去班味绿植、解乏治愈型香薰,让职场“碌”人用视觉、嗅觉和触觉体验建起“情绪缓冲带”,饮食方面推荐药食同源袋泡茶和低盐低GI粗粮,帮助高敏感职场人更快入睡。对于后者,盒马上线了37个健康标签,包括有机、零糖、药食同源、低GI等消费者重点关注的成分,用以解决消费者的“成分焦虑”。

走出“外卖依赖+久坐+零食”困境

近期,多家知名企业控制员工加班的做法在网上引发广泛讨论,网友们纷纷点赞支持,表示希望这股风气蔓延起来,让更多人拥有健康的工作生态。但同时也有一部分网友犀利地指出:强制下班就能遏制畸形加班文化吗?扭转加班风气,遏制加班现象,最根本的解决方式是企业合理设置岗位和工作量,毕竟在工作量不超标的情况下,没有谁会把加班当作爱好。

现阶段,“完全消灭加班”显然也不是现实。《报告》中,有一类人被称为朋克加班人,他们因“外卖依赖+久坐+零食”,陷入了不良生活习惯的恶性循环。

具体来看,这类人群常常在忙碌的工作中忽略了正常的饮食规律,外卖成为一日三餐的主力。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调研显示,朋克加班人每周点外卖的频率高达4次以上,且45%的加班人偏爱高油高盐的食物,远超整体水平。同时,34%的朋克加班人几乎整天久坐不动,社交平台上,#现在年轻人久坐问题有多普遍 的话题浏览量高达4.3亿。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让他们习惯用零食和奶茶来疏解心情,95%的朋克加班人经常在办公时间吃零食,嘴馋的TOP3零食分别是甜饮料、耐啃零食和油炸膨化食品。


为了应对这些健康问题,他们也开始寻求改变,比如倾向于选择简易的工作餐,并且对健康、成分透明的办公室零食有较高偏好。盒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需求,推出了多款适合朋克加班人的健康产品。例如,牛排羽衣甘蓝暖沙拉、多拼谷物三明治卷等“5分钟饱腹”产品,以低碳高蛋白配方替代传统重油外卖。此外,盒马的原型果干、鸡胸肉沙拉棒等零食,不仅成分透明且低脂美味,满足了朋克加班人“解馋无负担”的需求。盒马还特别上线了“健康生活频道”,通过提供丰富的健康科普和食谱推荐,有效降低了健康饮食的门槛,让科学饮食能够轻松融入朋克加班人的快节奏生活。

懒系减肥族需要“傻瓜式控卡”方案

众所周知,工龄越久体重越容易上涨,长期久坐、频繁饭局、自身代谢能力下降等原因,让减肥成为许多职场人的难题。

对于懒系减肥族而言,即使手机里存了10个教练的微信,斥巨资办理的健身卡也会放在抽屉里落灰。根据调研数据,超六成的减肥人士会在第一时间办健身卡、报课程、买装备,然而最后常因健身场地太远、没有合适的运动伙伴、觉得没效果等原因放弃。在运动上拖延的同时,他们还常给自己设高门槛,比如81%的减肥族认为运动超过20分钟才减脂,这种心理负担让很多人“身未动心先弃”:既然没用,不如不动。


对此,《报告》指出,在运动方面,即使是10分钟的“轻运动”也能唤醒身体、提高代谢。例如,午休时去公园散步,晚餐后逛逛超市,或者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回家,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碎片化运动场景。运动并非局限于健身房,阳光下的伸展、公园里的眺望,都能激活身体细胞。在漫长的生命旅程中,良好的心态和坚持不懈才是减肥的黄金法则。

从《报告》中可以看到,无论是朋克加班人的“轻养生”,还是懒系减肥族的“轻运动”, 抑或是其他群体的健康追求,都反映出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认知在不断成熟,以及自我健康需求的持续进化。

健康不再是沉重的负担,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融入生活每一处细节的轻盈选择。新时代的“轻健康”理念,推动着健康行业向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未来健康行业将迎来更加有序的增长,在满足消费者细分需求的同时,为都市“碌”人创造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原标题:《轻养生、轻运动,这份洞察报告给上班族健康减重支招》

栏目编辑:钱文婷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金志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