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南溪区融媒体中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韩清华 郑钧元 李梦春
随着发令枪响,近5000名跑者如潮水般奔涌而出,沿着长江之畔的赛道,开启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日前,“畅跑江湾·律动南溪”2025中国全民健身走(跑)大赛(四川·南溪站)全国城市联动接力赛在南溪仙源广场启幕。这场赛事不仅是体育爱好者的盛会,更是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借助赛事东风,探索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乘赛事东风打造城市新名片
近年来,南溪区依托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将绿水青山与体育事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赛事经济。从全国U21青年篮球锦标赛到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再到此次的全民健身走(跑)大赛,200余场次国省级体育赛事相继在此落地。这些高规格赛事如同一张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让南溪在全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以“畅跑江湾?律动南溪”赛事为例,该赛事精心规划了5公里健身走体验组赛道和21公里健身走(跑)挑战组赛道。21公里健身走(跑)挑战组赛道巧妙串联南溪仙源长江大桥、滨江绿道、万里长江第一湾等自然景观,以及漂海楼等历史文化地标。参赛者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不仅能领略到南溪独特的江城风光,更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赛事通过网络直播、社交媒体传播等方式吸引了大量关注,极大地提升了南溪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体育+”融合激活产业新动能
南溪区积极探索“体育+”模式,推动体育赛事与文旅、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体育+文旅”方面,南溪区充分利用赛事契机,整合区内丰富的文旅资源,推出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在全民健身走(跑)大赛期间,同步举办美食节、民俗文化展览等活动,让参赛者和游客在享受体育竞技的同时,领略南溪的美食文化和民俗风情。大赛期间,南溪各大景区、酒店、餐饮场所人气爆棚,旅游收入显著增长,实现了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的双赢。
在“体育+教育”领域,南溪区以赛事为平台,推动教育与体育协同创新。通过开展校园体育赛事、体育研学活动等,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借助赛事影响力,吸引更多体育教育资源落户南溪,为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奠定基础。
完善配套设施 提升城市承载力
为保障赛事举办,南溪区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政策支持,完善群众体育投入机制,实现政府对全民健身工作“三纳入”。南溪区年均投入420万元用于赛事活动,每年人均全民健身经费投入12.14元。建成1497个体育场地,面积达82.8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7平方米。采用BT模式推进“一场两馆一中心一园”建设,投入4.8亿元建成占地122亩、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文体中心;投入8.2亿元建成21公里环长江大道健身步道;投入600万元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投入0.4亿元建成国家级滨江生态体育公园。
同时,南溪区修复城市肌理,打造4700亩滨江湿地公园,在城区街角建设“口袋公园”,城区绿地面积达575.52公顷,绿地率为34.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2平方米。
在交通方面,推进“两铁、三高、三快、一轨”建设,渝昆高铁南溪站、成自宜高铁南溪北站投入运行,宜宾至泸州快速通道南溪段等相继通车,智轨T4线运行,形成内联外畅交通格局,方便人员流动。在住宿和餐饮方面,南溪区加强管理,提升酒店、餐饮企业服务质量,为参赛者和游客提供舒适体验。
展望未来,南溪区将持续打造“运动之城?多彩南溪”名片,探索全民健身与城市发展共生模式,以更高标准举办更多高规格赛事,推动南溪区在多领域迈向新高度,为建设“产教江城?和美南溪”努力奋斗。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陈 波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