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不少人都对陈佩斯央视春晚舞台上 “消失” 这件事,充满了好奇和各种猜测。最近,陈佩斯本人亲自开口,终于揭开了这桩隐藏了二十多年的谜团,也让大家看到了背后的真相。



时间回溯到 1999 年,陈佩斯和朱时茂突然发现,央视居然在没有经过他们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两人在春晚舞台上表演的经典小品,制成光盘进行售卖。这可是对他们著作权、表演权和报酬获取权的严重侵犯。发现问题后,陈佩斯和朱时茂第一时间就想着跟央视沟通,希望能妥善解决。可央视方面的回应却十分傲慢,一句 “我就出了,你又能怎么着”,直接激怒了他们。这口气怎么能忍?陈佩斯和朱时茂果断拿起法律武器,将央视告上法庭,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并赔偿 166 万余元。这场官司耗时又费力,但最终,他们赢得了胜利。2000 年,法院判决央视侵权成立,不仅要登报道歉,停止侵权行为,还得赔偿两人 33 万元经济损失。



然而,胜诉之后,陈佩斯却从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彻底消失了。这一下,外界炸开了锅,大家纷纷猜测陈佩斯被央视 “封杀” 了。网友们对央视 “小肚鸡肠” 的做法表示不满,媒体也借机大肆渲染 “报复论”,甚至有人把赵本山、赵丽蓉等演员的离开,也和这件事联系到一起。陈佩斯在喜剧界可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喜剧人才本就稀缺,他的离开,怎能不让人恼火?



陈佩斯的艺术天赋,就像是与生俱来的。他的父亲陈强,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在《白毛女》里把黄世仁演得让人恨得牙痒痒,在《红色娘子军》中饰演的南霸天同样经典,还凭借这个角色获得第一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陈佩斯从小跟着父亲在剧团里打转,剧本创作、排练以及舞台表演的每一个环节,他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



但命运总是捉弄人。因为父亲成功塑造的反派角色,竟被莫名划成 “黑线人物”,15 岁的陈佩斯也受到牵连,被下放到条件艰苦的农场。农场的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繁重的体力劳动,恶劣的生活环境,可陈佩斯就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咬牙坚持了下来。即便在农场吃尽苦头,他心中的演员梦,始终没有熄灭。后来,在田华的推荐下,陈佩斯进入八一电影厂。之后,他和父亲合作,推出《父与子》《二子开店》《瞧这一家子》等经典影片,在大银幕上崭露头角。



真正让陈佩斯红遍大江南北的,还是和朱时茂在央视春晚合作的小品《吃面条》。一开始,这个节目并不被看好,可谁能想到,这一碗 “面条”,成了中国小品史上的开山之作,开启了全新的喜剧时代。此后 14 年,陈佩斯 11 次登上春晚舞台,和朱时茂留下《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经典作品。



直到那场版权纠纷后,陈佩斯突然 “消失” 了。但最近,陈佩斯透露,自己离开并非因为被 “封杀”。他对喜剧有着极高的追求,认为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应该通过小事引发观众共鸣,而不是靠说教。可随着时间推移,喜剧发展逐渐偏离了他所坚持的方向,很多人不再关注表演本身,这让他难以接受,所以选择离开。



在离开春晚的那些年,陈佩斯的生活陷入困境。因为版权纠纷和影视公司破产,他银行卡里的钱少得可怜,甚至连孩子的学费都得靠借钱来交。为了维持生计,他和妻子租地种树,卖木材攒下了一笔资金。后来,他用这笔钱投身话剧事业,推出首部话剧《托儿》。为了打磨一场戏,他能花六个小时,这种较真的态度,让《托儿》大获成功,票房高达 4000 万。此后,他又陆续推出《阳台》《戏台》《惊梦》等多部话剧,打响了自己的话剧品牌。不仅如此,他还开办大道喜剧院,开设喜剧表演培训班,到中央戏剧学院等院校举办讲座,把自己的喜剧经验和理念传授给学生。



2015 年 1 月,陈佩斯时隔 16 年重返央视,自导自演电视喜剧《好大一个家》。2021 年 2 月 6 日,他担任金牌导师的《金牌喜剧班》在 CCTV3 播出,通过多种形式培养优秀喜剧传承人。如今,陈佩斯还开通了社交账号,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陈佩斯的 “消失”,不是为了报复谁,而是为了守护喜剧的尊严。在一个充斥着假笑、抄袭和官僚主义的行业环境里,他的坚持显得格格不入。但正是这份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艺术家的担当。现在真相大白,我们也终于理解了他的选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