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县杜林镇北李庄村张姓家族的族谱中,详细记录着清代河间府城戈涛的生平事迹,原由是280多年前戈涛娶北李庄村张氏为妻。
戈涛妻子张氏,授淑人,乃北李庄村(时属青县)武举人张怡行之女。这桩亲事在戈氏族谱记录并不详细,后人也很少提起。如今,沧县钱吴芦庄村戈氏家族长支后裔也娶张姓女子为妻,才让戈氏后人有幸目睹张氏族谱中记录的戈涛生平。《张氏家谱》中,不仅在正文记录武举人张怡行之女嫁丰尔庄戈涛,还以戈涛“河间七子”身份详细记载了戈涛的生平事迹和相关历史事件,录入了戈涛书写的苏轼〈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三的书法作品。
《张氏家谱》文字记录原文如下:
“河间七子”之戈涛(上):戈涛,字芥舟,号蘧园,在乾隆年间曾任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刑科掌印给事中。与献邑纪晓岚、任丘边连宝、刘炳、李中简、边继祖、弟戈岱号称“河间七子”(亦称瀛州七子)。
戈涛,康熙五十五(1716年)生于河间县城内西街戈氏名进士之家。曾祖戈英、祖父戈懋伦、父戈锦、长兄戈源(应为四弟)均进士,有声於时。“太史第”匾经历330余年(实为1772年立)风风雨雨,至今保存完好,悬于后裔戈国村老先生住室客厅迎门墙壁上方。
戈涛生而岐嶷,识悟明敏,五六岁举止端如成人。稍长,下惟读书,日诵数千言无一差错。书卷之外,尤喜笔墨,无他所嗜。十六岁为诸生之首,弱冠乡试中 举,补宗学教习。正应其伯乐识千里马那句名言:这年皇帝下诏书命大臣察举经学,通政使薄公海慧眼识其才(因不到会试年限未及试),戈涛应诏入朝。乾隆辛未(1751 年)科考,取进士,因排名靠前,给序“庶吉士”资格,入“庶常馆”学习,三年期满再举行考试,按成绩分别授取。戈涛入翰林院授编修。时年三十有五。
戈涛的父亲戈锦,字归安(字絅公,曾任归安知县),又称归安公。初,归安公任河南省嵩县令。嵩县是个出名难于管理的县。戈父为官正直清廉,以法办事,很受朝廷器重,故让其兼陕西牧之职。管理的范围加大了,又屡屡接檄文要去邻县审理监狱定罪案。用现代词来说这里案情复综错杂,“关系两”使得他秉公执法无法实现,并且流言蜚语扑面而来,有时还不得不和他人对质,做清官难可想而知了。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在潦釜乏艳的情况 下,堂堂县令加陕西牧,竟租赁房屋而居,广受冬夏不蔽风日之苦,兼以有人百般刁难,一时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戈涛为助人一臂之力,携弟丹徒县令戈济为父擘画,艰苦备尝,历时三年,乱麻理顺,还父清白之名,得归。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戈涛奉旨赴云南主持乡试,试毕北旋。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母亲病逝,戈涛守孝三年,服阕,改任湖广道监察御史。家父相继病故,服阕。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戈涛改任山西道监察御史。辖地中城商贾云集,贸易繁华,歌馆、妓院、豪侠、恶少、宵匪鼠窃危害其间,让商家、商旅倍感忧心忡忡。 戈涛到任后,从贸易繁荣、社会秩序安定着想,首以严职查封歌馆、妓院。对恶少剩贼绳之以法,中城一片肃然,人胥小(吏)钦迹屏息。
“河间七子”之戈涛(下):戈涛任职功绩卓著,调任也比较频。乾隆三十年(1765年),戈涛在朝帝命巡视通州西仓。三十一年(1766年)充会试同考官,转掌河南道。京都外城沟渠日久淤积失修,每到夏季雨水、污水漫溢,妨民居行旅。戈涛看在眼里挂在心上。特上疏朝廷请求修治。奏准,即命戈涛督理这项修治工程。费工、费力、费时,人多言难其成。戈涛不畏艰难,招募工匠,选购材料,疏滞沟渠,按时竣工。居行者无不称颂戈御史利民尽做善事。这年,戈涛从河南道转为户部给事中。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戈涛巡视京都东城。未几,戈涛由户部转刑科掌印给事中,兼署江南道。戈涛无论在何时何地任职,凡利国利民的都会尽职去办理,朝臣屡荐提拔,他却以力辞免。督坐粮差,在旁人眼里可称尤腴肥差,可他又力辞。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秋,戈涛受命福建乡试,于考场得膈疾,乡试毕,即北旋回京,不料中途病情加剧,时弟戈济为丹徒县令,急忙赶赴丹徒。戈涛病入膏盲,十月二十二日故于丹徒官署,时年五十有二,江抚以公故禀明朝廷,朝廷矜悼久之。
戈涛身为朝廷命官,在位时有数十奏章给皇帝。《请严妇女善之禁》,以正风化;《请严夜唱之禁》,以请地方;《请定早发秋审招册之期》,以重会識(审判定罪);《请查科场眷录》以请科考舞弊,《请定山西丁粮》,以昭画一,以苏民困等疏。其所关于国计民生,风俗教化者为尤钜。凡所条陈,均被皇帝嘉纳。
戈涛与清代以诗文声雄中国北方的任丘著名学者、文学家边连宝有着一层亲戚关系,这就是:边连宝的姑母是戈涛叔祖母,小于戈涛三岁的堂叔戈鱗是边连宝的姑表弟。按辈份戈涛应称边连宝为舅。可边连宝与戈涛以诗文喜结金兰,与叔戈鱗各自各论 了。
戈涛家居河间教书时,叔戈鱗奉边母氏命,受学於戈涛。鱗跟比自己长三岁的侄子涛上学,初不服管教。戈涛却不因授学于已而放任自流。为盼叔戈鱗上进、成才,手持教鞭,率叔戈鱗到叔祖戈全伦灵主前跪拜。拜奠讫,戈涛举鞭向叔鱗,曰:“涛受命於先叔祖,叔如不从教,涛将以教规施叔。从此,叔戈鱗肃敬学行,赖以有成”。
戈涛博学情深,尤长诗、古文词。任丘边连宝著文赋诗高度评价戈芥舟(涛)文才与人品:“古文峭奥以洁,神似柳州。尤长於碑版,求者纷至沓来,日无虚日,然其义法森然。”戈涛既不贬低他人抬高自已,也绝不阿谀奉承,更不以利取金。视一字墨宝 为珍宝。所著《诗经参》若干卷,《坳堂诗古文》藏于家;《献县志》、《戈氏族谱》刊行于世。边连宝在他撰《刑科掌印给事中芥舟戈公传》曰:“鸣乎!以余所论列芥舟生平, 庶可谓人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