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以前,项目报批材料多、程序繁,现在材料合并了,效率高了很多!”4月7日上午,宿迁市沭阳县益同木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马金林有感而发。不久前,他的公司因为需要扩充产能,急需土地新建厂房。当时,适逢宿迁市对用地用林审批全流程业务融合,该公司成了首批获益者,只用了3天就完成了所有流程。如今,企业正在这块土地上建设1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将新上高档家装材料生产线3条,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年纳税300多万元。
为提高重大项目用地用林要素保障效率,2023年12月,江苏省开展用地用林合并审批试点工作。宿迁市作为首批纳入试点的设区市,在审批环节上做“减法”,在职能上做“集成”,在时效上取“公约数”,探索出以“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效路径。
项目要更快落地开花,需要坚实的土地要素保障,用地用林审批是项目推进中的重要一环。以前用地单位提出用地意向后,需要分开办理建设用地和林地审批手续,存在审批用时较长、材料重叠、多次跑腿等问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据省自然资源厅介绍,“合并审批”在国内并无先例,江苏省主要从工作环节、报批材料、职能和时效等方面着手改革,针对县级审地审林部门分别踏勘现场、多次张贴公告和用地单位到不同窗口重复办理业务等问题,对现场踏勘、公示公告、报批材料、窗口受理、审查审批等环节进行全面合并,避免“重复跑腿”;合并用地用林报件材料,明确建设项目用地红线图、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审批(核准、备案)文件等材料可按照用地用林审批需要精简,并明确由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将使用林地审核材料统一推送至林地审批系统,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要求自然资源部门“一个窗口”收件、“一个部门”下发批文,实现“一个口进出”,推进业务融合办理……
在此基础上,宿迁市瞄准项目用地审批的堵点、痛点、难点,创新工作机制,重塑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通过全面合并现场踏勘、报批材料、窗口受理、审查审批等环节,宿迁实行即收即审即办、并行审查、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实现了用地用林审批全流程业务融合,用地用林申报材料精简40%,审批效率提升40%。
日前,全国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联动审批现场交流会在宿迁召开。会上,宿迁用地用林合并审批经验获得自然资源部高度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