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狮潭保护区越冬的中华秋沙鸭。 禹婷婷 摄
近期以来,市林业和园林局、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灵川县林业局在桂林青狮潭保护区开展了中华秋沙鸭调查监测工作。目前监测人员已发现11只中华秋沙鸭,这也是该物种连续第8年选择在青狮潭保护区越冬。
中华秋沙鸭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的历史,是第三纪冰川末期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被誉为“鸟类中的大熊猫”“水中活化石”,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其对栖息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不仅需要水质清澈无污染,还依赖丰富的鱼类资源作为食物来源,且周边要有适宜的林地或湿地供其栖息、躲避天敌,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
市林园局相关人士介绍,近年来,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不断完善科研监测体系,深入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有效巩固和提升了生态保护成果,为中华秋沙鸭及其他珍稀野生动植物创造更加优质、稳定的栖息环境。从监测情况看,在青狮潭保护区越冬的中华秋沙鸭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从2018年首次发现2只,到2025年监测发现11只,并且连续8年出现,充分说明该物种对青狮潭保护区环境的喜爱,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桂林的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来源|桂林日报(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李文嵩)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